跳转到内容

加利福尼亚州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加里福尼亞州
加利福尼亞州
 美国联邦州
State of California
綽號:金州[1]
格言:“我發現了[2]
颂歌:“我愛你,加利福尼亞”
地图中高亮部分为加利福尼亞州
地图中高亮部分为加利福尼亞州
坐标:37°N 120°W / 37°N 120°W / 37; -120
国家 美国
建州前墨西哥割讓地
上加利福尼亚省
加入聯邦1850年9月9日
(第31个加入联邦)
首府沙加緬度[1]
最大城市洛杉矶
最大都会区大洛杉矶地区
政府
 • 州长
 • 副州长
加文·紐森民主党
埃莱妮·库纳拉基斯民主党
立法机构加利福尼亚州议会
 • 上议院加利福尼亚州参议院
 • 下议院加利福尼亚州众议院
司法機關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
联邦参议员英语List of United States Senators from California亞歷克斯·帕迪利亞民主党
拉方扎·巴特勒民主党
联邦众议员
  • 40名民主党议员
  • 12名共和党议员
列表英语United States congressional delegations from California
面积
 • 总计423,970 平方公里(163,696 平方英里)
 • 陸地403,932 平方公里(155,959 平方英里)
 • 水域20,047 平方公里(7,737 平方英里)  4.7%
面积排名全美第3
尺寸
 • 长度1,240 千米(770 英里)
 • 宽度400 千米(250 英里)
海拔880 公尺(2,900 英尺)
最高海拔惠特尼峰4,421.0 公尺(14,505 英尺)
最低海拔死亡谷恶水盆地−85.0 公尺(−279 英尺)
人口(2022)
 • 總計39,185,605人
 • 排名全美第1名
 • 密度97人/平方公里(251.3人/平方英里)
 • 密度排名全美第11名
 • 家庭收入中值英语Household income in the United States$71,228 (2,018)[3]
 • 收入排名全美第9名
居民称谓Californian
语言
 • 官方语言英语
 • 口头语言
郵政代碼CA
ISO 3166码US-CA
传统缩写Calif., Cal.
时区UTC−08:00PST
 • 夏时制UTC−07:00PDT
纬度32°32′ N 至 42° N
经度114°8′ W 至 124°26′ W
網站www.ca.gov

加利福尼亚州(英語:State of California),簡稱加州,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一个。面積列美國第三;人口為3,918萬,列美國各州第一。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在地理、地貌、物產、人口構成方面都具有多样化的特點。加州有一别名叫做“金州”(The Golden State),邮政缩写是CA,此外尚有英文昵称为Cali。州內的大洛杉矶地区舊金山灣區分別為美國第二及第五大都會區,人口分別為1,870萬及880萬人[6]洛杉矶為全州最大城市英语List of largest California cities by population,且為美國第二大城市,僅次於纽约洛杉矶县美國人口最多的縣聖貝納迪諾縣美國面積最大的縣

加利福尼亞州生產總額達2.67兆美元,位居美國各州第一位[7]。如將加利福尼亞州當作獨立個體看待,其位居世界第五大經濟體[8],人口居世界第36位[9]。大洛杉矶地区及舊金山灣區為美國第二及第三大都會區經濟體[10]。舊金山灣區為美國人均生產總額最高的地區[10],世界市值前十大公司有4家總部位於此地區[11],世界前十大富豪有4位亦居住於此地區[12]

命名

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最初指的是由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和今天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一同组成的这块地域。这个名字被认为来自于一部16世纪西班牙文骑士传奇小说《骑士蒂朗》(高盧的阿瑪迪斯Amadís de Gaula)中所描绘的一片传说名为“卡拉菲亚”的乐土。这部小说由马托雷尔·加尔巴(Garci Rodríguez de Montalvo)所撰写。书中的“卡拉菲亚”与世隔绝,遍地黄金,到处都是居住在洞穴里热爱自由的亚马逊人和古怪的野兽。

有人也提出“加利福尼亚”一词可能来源于从北美南部炎热的地区。进入加州的早期西班牙探险者形容这片地区“热得像个烤炉”(cali→hot,“热”;fornus→forno→“oven”,结尾加ia来表示一个地方)或“是个石灰烤炉”(cal→lime,“石灰”),西班牙语经常这样使用拉丁词根来构造新词。因此“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可能出自西班牙语“caliente fornalia”,“热火炉”的意思;或来源于“calida fornax”,拉丁语“炎热的气候”之意。

此外还有来自当地语言“高高的山脉”等其他说法。

另外,別名「金州」(Golden State)常使人以為源自19世紀中葉淘金潮。事實上是來自此州中部山丘的春草於秋天枯萎時,從遠方看來有如遍地金色而得名[來源請求]。此外,因地域版图呈南北狭长走向,習慣上可分為北加州南加州等至少兩個區的說法。

历史

1915年的加州夏地油田
舊金礦礦坑
1894年的加州

殖民地時期

英国伊丽莎白时代,著名的海盗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占领了新西班牙新墨西哥北部所有的土地。这也成为英国殖民地。虽然早在17世纪英国人的殖民地已经是“从大海到大海”,但英国人对北美西岸的土地并没有多少兴趣,主要還是原住民部落所有。到18世纪末,西班牙传教士逐渐开始在西属加利福尼亚北部广博的土地上建立起定居点。当墨西哥从西班牙独立后,这些传教士定居点也成为了墨西哥政府的财产。但是很快就被遗弃。

美墨戰爭與建國

西班牙帝国在北美洲西北部的领土被命名为“加利福尼亚省”。1846年,一群青年自发升起加利福尼亚共和国旗,宣布在這塊地方建立新國家,雖然從墨西哥獨立了,但尚不成氣候,隨後捲入1847年的美墨战争之后,这片领土由美国和墨西哥分治。墨西哥所得到的那部分领土后来成了下加利福尼亞州(Baja California)。而美國获得的領土則被稱為上加利福尼亚,1848年,上加利福尼亚的西班牙裔人口大约为4,000人。但是当加利福尼亚发现黄金的消息传开后,无数美国人和欧洲人在淘金热中涌向加利福尼亚。当美国海军将领约翰·斯洛特英语John D. Sloat(John D. Sloat)从旧金山湾进入加利福尼亚后,这个年轻的共和国被宣布成为美国的领土。1850年,加利福尼亚州正式成为联邦的第31个州,結束了短暫作為獨立國家的身分。不過「加利福尼亚共和國」的國號,至今仍放在州旗上。

共和國加入聯邦後

該國加入聯邦不久,就遇上了合眾國聯盟國的分裂,在南北战争期间,加州内部关于是加入北军还是南军发生分歧。虽然最终加州支持共和黨林肯聯邦政府,維持成為聯邦的一部分,但部分加州人依然加入了南军。

美國統一後,1870年代第一条东西向贯穿美国的铁路的开通使太平洋沿岸地区与美国其他地区拥有了便捷的交通。加州居民也逐渐发现,加州的气候十分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柳橙。直到今天加州的农业产量依然丰富。

近代加州

1900至1965年间,加州人口變化巨大。从不到100万人,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州,並取代紐約州成為美國州份最大的經濟體,亦是西岸經濟最發達的。1965年至今,隨著美國改革移民法,人口成分发生巨大变化,大量拉丁裔亞裔移居加州的大城市,包括洛杉磯舊金山。今天的加州是全球人口最多元文化的一个地区之一。

加州人口不少是民主黨的支持者,1992年起民主黨均在總統選舉勝出,掌握兩個參議員和多數眾議員席次。自2011年起,民主黨控制州長及州議會兩院三分之二的席次,並掌握行政、立法和司法權。雖然共和黨在加州過去曾有優勢,包括1983-2011年的28年間,有23年的州長均是共和黨人,包括阿諾·史瓦辛格,但共和黨近年在加州的支持正不斷下降中,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唐納德·特朗普只獲得不到三分之一的普選票,而註冊為共和黨的選民更少於民主黨和獨立選民。

加州是美国的科技矽谷)和文化中心(世界影视中心好萊塢)之一,以及美国农业大州。

法律与政府

加利福尼亞州政府中,以直接選舉方式產生的職位包括州長副州長(Lieutenant Governor)、州務卿(Secretary of State)、加利福尼亞州檢察總長(Attorney General)、州審計長州財政部長(State Treasurer)、保險局長英语California Insurance Commissioner(Insurance Commissioner)、州教育廳長英语California State Superintend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State Superintend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和四名公平委員會委員。任期為四年,而且只能連任一次。

加利福尼亚州議會由一个40人的州参议院和80人的州眾议院组成。州参议员任期四年,每兩年有一半改选。州眾议员任期兩年。目前民主党為多數黨,共和党為少數党。

目前加利福尼亚州的首府位于萨克拉门托。历史上州府曾设在蒙特瑞(西班牙/墨西哥時代,1775年-1849年)、聖荷西(1849年-1851年)、瓦列霍(1851年-1853年),和貝尼西亞(1853年-1854年)。1854年州府迁移到萨克拉门托。

美國國會,加利福尼亞州由兩名参议员和53名众议员代表。在美國選舉人團中,加利福尼亚拥有55张选举人票。加州是拥有最多的众议员和总统选举人票的一個州。

加州在政治上倾向自由派。1960年代以前,加州長期由共和黨主政,1960年代以後,加州的選民逐漸以民主黨人居多,民主黨在1970年起控制州議會,除了1995-1996年因共和黨革命使共和黨一度得以控制兩年的州議會,但此後民主黨在州議會掌握絕對多數。雖然加州作為美國最自由派的州份,但在1967-1975年,1983-1999年及2003-2011年加州一直由共和黨主政,著名的共和黨總統理查德·尼克森朗奴·列根便是出自加州,列根於1967-1975年曾任州長,而尼克森則在擔任兩屆副總統後,曾于1962年參選州長,並在之前擔任代表加州的國會眾議員及參議員。

2003年,時任州長、民主黨人戴維斯遭到彈劾,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位被彈劾的州長,隨後的罷免投票及補選,由共和黨人、好萊塢演員阿諾·史瓦辛格當選州長,並于2006年成功連任。

2010年11月2日,民主党人傑瑞·布朗击败共和党人梅格·惠特曼,赢得州长选举。这將是布朗第二次擔任加州州长职位,他也成為加州年紀最大的州長。2014年布朗成功連任。

行政區劃

加州下轄58個,詳见:

地理

地貌
Vasquez岩山

加利福尼亚州与太平洋俄勒冈州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和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州接壤。加利福尼亚拥有多样的自然景观,包括壮丽的峡谷、高山和干燥的沙漠。加州面积41万平方公里,是美国第三大州。大多数大城市位于太平洋沿岸较凉爽的地带,包括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中央谷地是農業區。

内华达山位于加州中部和东部。其中的惠特尼峰海拔4,418米,是美国本土最高点。全球著名的優聖美地国家公园也位于该区域。此外还有一个很深的淡水湖——太浩湖。内华达山的东部有重要的海鸟栖息地欧文斯峡谷英语Owens Valley莫諾湖

在南部有横岭和一个咸水湖索爾頓湖。位于中南部的一块沙漠叫作莫哈韦沙漠。莫哈韦沙漠的东南面有死亡谷。这里有北美最低点。

加利福尼亚位于圣安德烈亚斯断层,经常发生地震。虽然美国的地震大部分发生在阿拉斯加密西西比河流域,但由于人口密度较高,加州的地震往往会造成更大损失。

加州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气温变化较大,年降雨为10英寸。沿海地区由於副热带高压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冬湿夏燥,则为地中海型气候。沿岸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夏季凉爽。加州境内的高山,包括内华达山是高山气候,冬天降雪,夏天并不很热。

國家公園

加利福尼亚州森林覆盖情况

经济

加州福特工廠

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加利福尼亚州GDP占全美的13.79%,达24585亿美元,为全美最高[13],若將其算成一個國家,则其GDP仅次于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德国英国,是世界第6大经济体,超過了法国[14]。人均GDP为56,365美元,在全美各州中名列第12位[15]

也因為加利福尼亞州實在太富有也太大,人口又是全美地區第一名的州,所以美國創投公司DFJ創辦人德瑞柏(Tim Draper)在2013年提議公投,希望能將本州切為6個州:傑佛遜州北加州、中加州、矽谷、西加州與南加州[16]

加利福尼亚经济的主体是农业(包括水果蔬菜牛奶制品和)。农业的规模是第二大产业的两倍多。其他重要的产业包括航空娱乐(主要是电视,虽然加州也出品很多电影)和轻工业,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硼砂开采。

人均收入因地区和职业的不同而有巨大分化。中部的人均收入差别最大。少数移民的农场工人,收入低于美国最低工资保障线。而农场主则经常拥有上百万美元的私人农场。大多数农场主受过良好教育,大多数至少拥有硕士学位。硅谷地区的医疗产业、电子游戏产业和动画产业正在快速成长,而其高科技产业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工作机会方面,加利福尼亚州最多几大类工作为贸易运输公用事业政府、专业和商业服务,教育健康服务等服务业

加利福尼亚经济的一个问题是制造业的缺乏。9.5%的销售税使得在该州投资设厂较不划算。多年来加州少有新的工厂开设,丧失了一些较高收入的制造业工作岗位。这意味着该州的中产阶级-大多是小企业主和建筑及运输工人,以及小部分有知识的工人——几乎是以服务业为主。

2010年1月,加利福尼亚州的失业率达为12.5%(2007年为5.9%),失业率为全美第5位。但同期该州的百万富翁人数已超过663,000人,高居全美榜首。2011年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州GDP为19700亿美元。

軍事

加州國民警衛隊(California National Guard),規模為2萬4千人,指揮官為加州州長,聯邦化時為美國總統。

人口

截至2019年7月1日,该州估计人口为3951万。

据2018年美国人口普查局估计,加州人口组成为59.5%白人(36.6%非西班牙裔白人)、14.7%亚裔、13.8%其他种族、5.8%黑人或非裔美国人、0.8%美洲原住民和阿拉斯加原住民、0.4%的太平洋岛原住民、5.1%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种族。[22]白人人口仍然是最大的种族,因为拉美裔大多数认为自己是白人(58.2%),其他人认同自己是其他族裔(34.4%)、多族裔(5.1%)、黑人(0.7%)、美洲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著人(1.1%)、亚洲人(0.5%),夏威夷和太平洋岛原住民(0.1%)。按种族划分,总人口的39.3%是拉美裔(任何种族),60.7%是非拉美裔(任何种族)。如果不考虑种族类别,拉美裔是加州最大的种族。

重要城市

都会区

排名 都会区名稱 人口(2019年估计) 人口(2010年普查)
1 洛杉磯 MD 10,039,107 9,818,605
2 里弗赛德-圣贝纳迪诺-安大略 MSA 4,650,631 4,224,851
3 聖地亚哥-丘拉维斯塔-卡尔斯巴德 MSA 3,338,330 3,095,313
4 阿纳海姆-圣安娜-欧文 MD 3,175,692 3,010,232
5 奥克兰-伯克利-利佛摩 MD 2,824,855 2,559,296
6 萨克拉门托-罗斯维尔-佛森 MSA 2,363,730 2,149,127
7 圣何塞-森尼韦尔-圣克拉拉 MSA 1,990,660 1,836,911
8 旧金山-圣马特奥-红木城 MD 1,648,122 1,523,686
9 弗雷斯诺 MSA 999,101 930,450
10 贝克斯菲尔德 MSA 900,202 839,631
11 奥克斯纳德-绍森欧克斯-文图拉 MSA 846,006 823,318
12 斯托克顿 MSA 762,148 685,306
13 莫德斯托 MSA 550,660 514,453
14 圣罗莎-佩塔卢马 MSA 494,336 483,878
15 维塞利亚 MSA 466,195 442,179
16 瓦列霍 MSA 447,643 413,344
17 圣玛丽亚-圣巴巴拉 MSA 446,499 423,895
18 萨利纳斯 MSA 434,061 415,057
19 圣路易斯-奥比斯波-帕索罗布尔斯 MSA 283,111 269,637
20 默塞德 MSA 277,680 255,793

教育

斯坦福大学

聯邦大學

公立大學

著名私立大學

交通

金门大桥
旧金山国际机场

重要機場

重要高速公路

職業運動

美式足球

棒球

  • 小聯盟Minor Leagues
    • 佛列斯諾灰熊(Fresno Grizzlies,3A級太平洋岸聯盟,母隊:舊金山巨人
    • 沙加緬度河貓(Sacramento River Cats,3A級太平洋岸聯盟,母隊:奧克蘭運動家
    • 貝克斯菲爾德火焰(Bakersfield Blazer,高階1A級加利福尼亞聯盟,母隊:德州遊騎兵
    • 高沙漠區小牛(High Dessert Mavericks,高階1A級加利福尼亞聯盟,母隊:西雅圖水手
    • 艾辛諾湖暴風雨(Lake Elsinore Storms,高階1A級加利福尼亞聯盟,母隊:聖地牙哥教士
    • 蘭卡斯特噴射鷹(Lancaster JetHawks,高階1A級加利福尼亞聯盟,母隊:波士頓紅襪
    • 孟德斯托樫果(Modesto Nuts,高階1A級加利福尼亞聯盟,母隊:科羅拉多洛磯
    • 倫秋庫卡蒙加震動(Rancho Cucamonga Quakes,高階1A級加利福尼亞聯盟,母隊:洛杉磯安那罕天使
    • 內陸帝國區聖伯納汀諾66人(Inland Empire 66ers of San Bernardino,高階1A級加利福尼亞聯盟,母隊:西雅圖水手
    • 聖荷西巨人(San Jose Giants,高階1A級加利福尼亞聯盟,母隊:舊金山巨人
    • 史塔克頓港口(Stockton Ports,高階1A級加利福尼亞聯盟,母隊:奧克蘭運動家
    • 維薩利亞橡樹(Visalia Oaks,高階1A級加利福尼亞聯盟,母隊:坦帕灣光芒

足球

籃球

冰球

摔角

参见

參考文獻

  1. ^ 1.0 1.1 California. www.americaslibrary.gov. [2020-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1). 
  2. ^ Government Code Section 420-429.8. State of California Legislative Council. [200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8). 
  3. ^ Median Annual Household Income. The US Census Bureau. [2020-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2). 
  4. ^ Hyon B. Shin; Robert A. Kominski. Language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7 (PDF).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April 2010 [2013-05-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2-03). 
  5. ^ 5.0 5.1 5.2 5.3 Appendix Table A for Figures 5A-5H. Percentage Speaking a Language Other Than English at Home by English-Speaking Ability by State: 2007. Language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7 (ACS-12): Appendix Table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07 [2013-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1). 
  6. ^ Bureau, U.S. Census. American FactFinder - Results. factfinder.census.gov. [201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4) (英语). 
  7. ^ Analysis,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BEA, Bureau of Economic.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www.bea.gov. [201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7) (美国英语). 
  8. ^ Report for Selected Countries and Subjects. www.imf.org. [201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美国英语). 
  9. ^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 Population Division - United Nations. esa.un.org. [201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2). 
  10. ^ 10.0 10.1 Analysis,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BEA, Bureau of Economic.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www.bea.gov. [201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1) (美国英语). 
  11. ^ PricewaterhouseCoopers. Global top 100 companies 2017. PwC. [201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4) (英语). 
  12. ^ 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 Bloomberg.com. [201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6). 
  13. ^ Economic Research. Comparison to Other U.S. States (XLSX). Department of Finance, State of California. [2016-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1) (英语). 
  14. ^ Vekshin, Alison. California Overtakes France to Become Sixth-Largest Economy. Bloomberg. 2016-06-14 [2016-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2) (英语). 
  15. ^ Per capita real GDP by state (chained 2009 dollars). 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2016-07-14 [2016-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7) (英语). 
  16. ^ 吳, 協昌. 科技烏托邦:將加州分為6個州. 中央社. 2013-12-24 [2016-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繁體)). 
  17. ^ Annual Estimates of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April 1, 2010 to July 1, 2018 - 2018 Population Estimates. US Census Bureau. US Census Bureau. [201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3).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