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劉昌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刘昌义

刘昌义(1905年—1994年)號彥峯河北高阳人。中華民國軍事人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第二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2]

生平

中華民国11年(1922年)在河北保定參軍,后转入冯玉祥部队,畢業於洛阳军事学校高级班,在北伐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任联络员。中華民国18年(1929年),刘昌义由副旅长升任新兵师师长。中華民国19年(1930年)秋,冯玉祥被蒋介石擊潰,刘昌义所部瓦解,刘昌义本人移居天津,創辦民光報。中華民国22年(1933年),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刘昌义被任命为第四十六师师长,在山西晋城、河北邯郸一带召集旧部抗日[2][1]

中華民国26年(1937年),第二次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刘昌义在张家口组织义勇军展開游击戰。张家口失守後,他随刘汝明部沿太行山退到河南沁阳。1938年出任豫北別動軍司令。中華民国29年(1940年)春,刘昌义在河南温县附近假裝向日伪军投降,又突然反擊,消滅日伪军600余人,并俘获日伪軍將領多名,受到重庆国民政府獎勵。政府将其所部改编为暂编第十五军,晋升他为中将军长。中華民国33年(1944年)5月,日军进攻河南中部,暂编第十五军在黄河南岸中牟一帶抵擋日軍。中華民国34年(1945年)1月,蒋介石调任他为第十九集团军副司令兼渦北挺進軍總指揮[1][2]

中華民国35年(1946年)初,他從驻地徐州刘云昭来到上海拜会李济深。1947年3月,擔任淮海綏靖区副司令。1948年1月擔任第七绥靖区副司令,後又擔任第一绥靖区副司令。隨著中華民國的戰局惡化,第一绥靖区司令部迁至崇明,刘昌义以治病为由,暂住上海新亚饭店。中華民国37年(1948年)10月下旬,刘昌义会见了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派來的军事特派员王葆真,王葆真勸說刘昌义参加民革。同年11月16日,刘昌义加入民革[1][2]

中華民国38年(1949年)5月16日,第五十一军大部被滅,军长王秉鉞被俘,汤恩伯任命刘昌义接任第五十一军军长。5月23日,陈大庆将所部全部撤至苏州河以北,组成北兵团,并讓刘昌义擔任淞沪警备副司令兼北兵团司令。5月26日,刘昌义向中共投降,所部接受中國人民解放军改编[1]

1950年舟山戰役時,他參與协助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部的工作。之後他擔任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上海分会顾问,第一、二届上海市人大代表,第一至四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二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第五、六届委员,第七、八届监察委员,民革上海市委会委员、常委[1]。1985年8月19日,上海市副市长谢丽娟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刘昌义颁发了起义证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