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冈瓦纳大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冈瓦那大陆
5.5亿年前形成后的冈瓦纳大陆
4.2億年前的冈瓦纳大陸,此視角下中心對準地理南極

地質學中,冈瓦纳大陆(英語:Gondwana/ɡɒndˈwɑːnə/[1][2],或Gondwanaland[3]),也稱岡瓦那大陸岡瓦納古陸冈瓦纳古大陆[3]岡瓦那古大陸岡瓦那超大陸南方大陸,是存在於新元古代侏羅紀前期(約5.73億至1.8億年前)的超大陸,它是從羅迪尼亞大陸分裂出來的兩塊超大陸之一(另一個超大陸為勞亞大陸),存在於南半球。 從最早的定義來看,岡瓦納沒有被認為是超大陸,因為波羅的大陸勞倫大陸西伯利亞大陸與之分離。[4]它是由幾個克拉通增生形成的。最終,岡瓦納成為古生代以來最大的超大陸,覆蓋面積約100,000,000km²,約佔地球表面的五分之一。[5]石炭紀時期,它與歐美大陸合併成一個更大的超大陸 - 盤古大陸。在中生代,岡瓦納(和盤古大陸)逐漸破裂。 岡瓦納的殘餘物約佔當今大陸面積的三分之二,包括南美大陸非洲大陸南極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印度次大陸西蘭大陸阿拉伯半島

岡瓦納形成始於8億至6.5億年前東非造山運動(印度和馬達加斯加與東非的碰撞),並完成於6億至5.3億年前Brasiliano和Kuunga造山帶重合。[6]

名字的由来

岡瓦納名稱源於印度中部的岡瓦納地區英语Gondwana (India),該地名取自梵語,意為「贡德人的森林」(Gonda “贡德人” + vana "森林")。[7] 在這個地方發現了岩石與南半球...等其他大陸的共通性,愛德華·休斯於是以此來取名岡瓦納大陸。此名稱曾在1872年被H.B. Medlicott第一次用於地質學來描述岡瓦納二疊紀三疊紀的沉積層序。[8] 一些科學家更喜歡使用「岡瓦納蘭(Gondwanaland)」一詞,以便在該地區和超大陸之間做出明確區分。[9]

羅迪尼亞大陸的南部分裂而成。進一步分裂成:紐西蘭島嶼、澳洲大陸南美大陸南極大陸馬達加斯加非洲大陸,以及已經漂流到北半球的印度古陸、阿拉伯半島

走向分裂

位於超大陸中心的南極洲與岡瓦納的其他板塊都相鄰,岡瓦納的破碎陸塊圍繞其順時針傳播。超大陸的分裂是Karoo-Ferrar火成岩區域噴發的結果,該區域形成了地球上最廣的大型火成岩區域之一。但是南美、非洲與南極洲之間最古老的磁異常發現於160 to 180 Ma的侏羅紀的威德爾海南部。 [10]

西印度洋的初始
非洲与马达加斯加之间的洋底形成150 Ma (左),以及印度与马达加斯加之间洋底形成c. 70 Ma (右).

在c. 184 Ma.Karoo-Ferrar洪流玄武岩快速大範圍的侵入之後,岡瓦納在侏羅紀早期開始分裂。在Karoo plume開創非洲和南極洲之間裂谷之前,它把一些較小的陸塊與岡瓦納南部及原始太平洋邊緣(沿著現在的跨南極山脈)隔開了。

東印度洋的序幕

印度和南極之間形成的第一個海床 c. 120 Ma (左). Kerguelen LIP開始形成90東脊 c. 80 Ma (中央). 印度和澳大利亞板塊合併 c. 40 Ma (右).

由南極洲,馬達加斯加,印度和澳大利亞組成的東岡瓦納開始與非洲分離。

南大西洋的生成

在 c. 126 Ma (左) 福克蘭高地開始滑過南部非洲以及拍力那-厄星茶卡LIP(Paraná-EtendekaLIP)開啟了中大西洋海脊。在c. 83 Ma (右)完全開放,Romanche 斷裂帶在赤道附近形成。

南大西洋的開放使西岡瓦納(南美和非洲)分裂,但是對於此分裂的確切時間點,仍存在很多爭議。

早期安第斯造山運動

侏羅紀白堊紀安第斯造山運動的第一階段的特徵是伸展構造裂谷弧後盆地的發展和大型岩磐的形成。[11][12]

澳大利亞大陸–南極大陸分離

证据

中龙类化石非洲南美都有发现,而它们是淡水動物不可能跨越海洋游到对岸。只能说明大陆本相连。

  • 岩石证据
  • 其他证据

对动物地理的影响

很多动物起源于冈瓦纳大陆,如长鼻类(大象)、古腭类(鸵鸟等),解释了南亚和非洲,非洲和南美之间动物区系的类似性。解释了新西兰没有土生哺乳动物(蝙蝠除外)的原因等。

参考文献

  1. ^ gondwana. Dictionary.com. Lexico Publishing Group. [2010-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2. ^ Gondwanaland. Merriam-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 [2010-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9). 
  3. ^ 3.0 3.1 周定国(主编). 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10: 338 (中文(中国大陆)). Gondwanaland 冈瓦纳古大陆 
  4. ^ Bradley, Dwight C., "Secular Trends in the Geologic Record and the Supercontinent Cycle". Earth Science Review. (2011): 1–18.
  5. ^ Torsvik & Cocks 2013,Abstract
  6. ^ Meert & Van Der Voo 1997,Abstract
  7. ^ Chakrabarti, Pratik. Gondwana and the Politics of Deep Past. Past & Present. 2019, 242 (1): 119–153. doi:10.1093/pastj/gty016可免费查阅. 
  8. ^ Suess 1885,第768頁: "Wir nennen es Gondwána-Land, nach der gemeinsamen alten Gondwána-Flora, … "(We name it Gondwána-Land, after the common ancient flora of Gondwána …)
  9. ^ McLoughlin 2001,Gondwana or Gondwanaland?, pp. 272–273
  10. ^ Jokat et al. 2003,Introduction, pp. 1–2
  11. ^ Ramos 2009,Abstract
  12. ^ Charrier, Pinto & Rodríguez 2006,第45–46頁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