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重定向自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
《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出三藏記集記作《五道輪轉罪福報應經》,失譯,經文開頭題「聞如是」而非「如是我聞」應是鳩摩羅什之前的譯者[1],歷代三寶紀首次稱作求那跋陀羅譯,並為後來的經錄沿用。
本經在歷代佛經目錄列為小乘單譯經[2],收錄於大正藏經集部[3]。大正藏內收錄了兩種不同的版本,一為《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明本),另一為《罪福報應經》(宋本、元本)。
緣起
當時,釋迦牟尼佛與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起駐錫在迦毘羅衛國(又譯劫比羅伐窣堵)的釋氏精舍,因結夏安居已結束,於是釋迦牟尼佛從禪室出來,和弟子一同前往舍衛國的祇園精舍(亦稱祇樹給孤獨園),迦毘羅衛和舍衛國之間有一棵大樹叫做「尼拘類樹」,樹高二十里,枝葉覆蓋面積有六十里,樹上的果實非常的多,吃起來香甜味道如蜂蜜一般,果實成熟後落到地上,人們吃了之後病都會好起來,並且眼目明亮[4]。
這時,釋迦牟尼佛坐在樹下,諸比丘取地上的熟果食用,食用完畢後。釋迦牟尼佛告訴祂的侍者阿難尊者:「我觀察天地萬物,皆有他們各自的宿世因緣」,阿難便向前恭敬頂禮釋迦牟尼佛,請求佛陀說法以開示度化不知道的人,釋迦牟尼佛便藉此因緣說法,宣說人們的宿世因緣、罪福等因果報應[4]。
內容大意
釋迦牟尼佛向眾弟子們宣說:
- 今生擁有什麼樣的善業果報(如:地位尊貴、家財無限),是因為宿世做了什麼樣的善業、善事所造成。今生所遭遇的種種惡業果報(如:地位卑賤、相貌醜陋),是因為宿世做了什麼樣壞事所導致。並說明如果造了什麼樣的惡業、壞事(如:殺害生命),將來將會受到什麼樣痛苦的因果報應,以此要大眾謹慎。
- 凡是作功德,必須親自燒香、齋食、誦經。不可請人做功德而不給供養,不發願。就像請別人吃飯,自己卻不吃,如何能飽足呢?要燒香禮拜、潔淨身心,守持戒律,修習禪定才能攝心。佛前燃燈能得聰明,最後證得三達智、無有障礙。平常就要燒香、齋食、讀經。布施得福報,諸天神會來幫助,惡鬼邪神會遠離,不敢侵犯。但對於平常不精進修持的懈怠之人,有朝一日生病、遇不吉利的事時,才要去燒香拜佛,這樣天神不會降臨,眾魔還會前來騷擾,作種種神變怪異的事。因此平時就要精進修持[4]。
- 罪報與福報就像人們的影子一樣如影隨形。培福、種福田,就像尼俱類樹一樣,種下一個種子可得到無數的果實,只布施一個,卻獲得萬倍的回饋,這是真實不虛的[4]。
參見
參考資料
- ^ 船山徹. 「如是我聞」か「如是我聞一時」か:六朝隋唐の「如是我聞」解釋史への新視角 (PDF). 法鼓佛學學報. 2007 [2022-02-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2-26).
「如是我聞」という譯を最初に考案したのは誰であったか。鳩摩羅什であった可能性が高いのであるが,しかしこの點は必ずしも十分に確定しているわけではない。特に問題となるのは鳩摩羅什譯と竺佛念譯との先後關係である。
- ^ 乾隆大藏經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小乘單譯經58冊第737部. [2018-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6).
- ^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十七冊 No. 0747 第一卷《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2018-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4).
- ^ 4.0 4.1 4.2 4.3 華人百科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2018-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4).
外部連結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