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七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乞巧
七夕
别名乞巧節、七姐誕、七娘生、巧夕、七巧節
参与者漢字文化圈
意义乞巧、祈福
日期農曆七月初七
相關節日日本七夕朝鮮七夕
七夕
汉语名称
汉语七夕
乞巧
汉语乞巧
越南语名称
國語字 Thất Tịch、Ngày Thất Tịch、Khất xảo tiết、Thất thư đản、Xảo tịch
儒字 七夕、乞巧節、七姐誕、巧夕
朝鲜语名稱
諺文칠석
汉字七夕
日语名称
汉字 七夕
廣東、港澳七夕的祭品,包括紙紮七姐盤及獻給王母娘娘(左上)、牛郎(左下)、七姐及其六位姊姊的紙衣
臺灣臺南開隆宮七夕祭品

七夕,又名乞巧節七巧節七姐誕七娘生,發源於西周,最早可能追溯至東周春秋戰國時期[1][2]。當時七夕為祭祀牽牛星织女星。当时的七月黄昏,织女星升上一年中的最高点,清晰可见。织女星與兩旁两颗较暗的星形成一个朝东方开口的样子,在此东面可见牛郎星[3]

汉朝以後,七夕開始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正式成为属于適齡男女的节日[4][5]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代。目前成為華人地區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日期被定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主要的習俗是乞巧、祈願、拜織女、吃巧果、染指甲、結紮巧姑等。流傳到日本亦是来自于牛郎織女的传说。

由來

七夕节的形成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它最早可以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6][7]。當時的七夕為祭祀牽牛星织女星汉朝以後,開始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4][5]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织女星名称的由来可以从《诗经·豳风·七月》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来推敲得知,由于九月是气候较为凉爽的晚秋,也是穿着寒衣的时节。九月授衣,则必须八月裁制,七月当然就是织妇们织布的时间。牛郎星名为牵牛,则有着“牺牲”的意思。《史记·天官书》:“牵牛为牺牲”,此指在祭典上宰杀的牛、羊之牲畜。古代在六月夏秋交接之时,正好是草木丰茂,用以贡献牧草给牲畜的时节;到八月则依据牲畜体格,观察哪些适合用以祭祀;九月则宰杀牲畜用以祭拜神明。

而《礼记·月令》称八月为“循行牺牲”,而此时织女星正好往西滑落,而牛郎星则升上天顶,宛若在追逐织女星般。七夕时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背后应该有着配合时令与天文景象的源由。

節慶習俗

古时,七夕有晒书、晒衣的习俗,据说可以避免虫蛀。人们选择七月七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龙王爷“晒鳞日”此日暴晒衣服、棉被之类,以防虫蛀,读书人也往往在这一天曝晒书籍。汉后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普及全国。东汉崔实《四民月令》云:“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

由於過往女子的針黹技術為生產力的一部份,每逢七姐誕,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灵手巧,名為“乞巧”。其間結會綵樓,預備黃銅製成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為之得久。[8][9][10][11]漸漸七夕成為「女兒節」。而古人正月及八月、九月都可以乞巧,宋朝以後才有七夕乞巧。时期,七夕乞巧节变得很隆重,有专门卖乞巧饰品的市场,称作乞巧市。

習俗

中国大陸

江南

江南的刺绣女孩会在夜晚月光下,将一根绣花针轻轻放到一碗水面上,借助水的表面张力将针托浮,在月光照射下,针周围会出现水波纹,哪一个波纹最复杂,就会绣出最好的作品,有时针上穿有红丝,也是向七仙女“乞巧”。唐代诗人林杰的诗《乞巧》说:“七夕今宵看碧宵,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的。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江苏一带的乞巧活动有净水视影,取净水一碗于阳光下曝晒,露天过夜,即捡细草棒浮于水中,视其影来定验巧拙。许多青年女子采用小针看水底针影来应验智愚的。 其他地区亦有汉族采用这种方式来应验巧拙智愚。[12]

不少地区年轻女子喜在七夕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这项习俗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髮,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髮。”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在七夕沐髮。

西南

染指甲為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年轻姑娘们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这样可以年轻美丽,对未婚女子而言还意味着找到如意郎君。

胶东

胶东地区则多在七夕拜七神姐。妇女们穿上新装,欢聚一堂、盟结七姐妹;少女们则制作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称巧饼,用来祭祀织女。

广东

在广东,人们六月便开始准备,把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等待发芽。临近七夕便扎糊起一座鹊桥,还会制作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七夕之夜,人们在廳堂中摆放八仙桌,摆上各种精彩纷呈的花果制品和女红巧物。

据明清至民国时期部分书籍所载,广州姑娘于七夕中展示出来的巧艺,有一粒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大小的各式扇子,玲珑轻飘的小罗帐及特制的莲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洒杯大小,盆内描有两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难以区别。到了初七晚,继续如昨晚一样祀神,称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

粤西部分乡村有在七月七日做籺拜神的习俗。根据传统习俗,人们先拜庙里的“老爷”(菩萨),再拜土地公。拜神的贡品一般有籺、三茶五酒、水果等。

福建

  • 閩都

在閩都地區,七夕這天有吃蠶豆風俗,在閩語裡,「塍」與「蠶」同音,人們認為分田豆可以把親情、愛情、友情、鄰里情牢牢纏住,七夕夜成了人們吃蠶豆、話家常、消舊怨、結友情的大好時光。

  • 泉漳

在泉漳地區,七夕這天有吃石榴和用使君子煮蛋、肉,以及用红糖糯米飯以驅蟲防瘟疫等習俗;家中有小孩的家庭也會祭拜七娘媽。

香港

現時在香港,仍然有少量家庭保留過往的傳統習俗,於七姐誕當日到紙紮店購買「七姐衣」、「七姐盆」,於當晚用來拜祭七姐。而過往日子的婦女,亦有在拜祭之時利用小蜘蛛、豌豆或綠豆等物品,祈求七姐暗示能否傳得手藝。

坪洲西貢石籬各有一間七姐廟,坪洲的七姐廟名為仙姊廟,每年七月初六仍有不少善信前往拜七姐。

臺灣

在臺灣,織女為兒童的保護神,織女誕辰這天,要燒壽金娘媽衣,準備油飯麻油雞七碗,供織女和她的六位姊姊使用,若家中有還未上小學的幼兒,則會在這晚盛一碗油飯與雞酒,在幼兒睡覺的房間床上或床邊,祭祀床母,祈求小朋友身體健康,晚上不會失眠,還會焚燒紙錢四方金(或刈金)和床母衣,每年都要祭祀,不間斷,直至十六歲。在台南[13]鹿港[14]還保有做十六歲[15]成年禮。近年,傳統七夕民俗活動在臺灣已日漸式微,並且興起商業化的七夕情人節。但在廟方宣傳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近年有越來越多的民眾參與傳統七夕民俗活動,七夕民俗開始復興。

海外華人

馬來西亞安順的華裔廣東客家移民,在七夕前一夜到七夕間,少女們會對菜籃姑問姻緣[16]

日本

日本江戶時代的七夕,1852,歌川廣重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便把农历七月初七改为公历七月七日庆祝。阴历的七月七日被日本人称为「旧七夕」。

琉球的習俗是掃墓祭祖及曬書。

朝鲜半岛

文化

文物

詩詞

诗经·小雅·大東》中有一首诗:

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坐在织布机旁,无心织绢,却一心一意地想着银河对岸的牵牛星,而为之眷念不已。可见在西周时代,就有了牛郎与织女爱情故事的想像与传说。

史记·天官书》和《汉书·天文志》中,也都有牵牛、织女双星的记载。晋代宗懍的《荆楚岁时记》里,说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七月七日夜晚与牵牛在银河相会,已经为这个恋爱的故事勾勒出一个鲜明的轮廓。

到了南北朝时,任眆在《述异记》中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这项记载准确讲他是从“古诗十九首”中获得灵感,其中的一首描写《迢迢牵牛星》, 比起《诗经》中的那首,更描绘得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对有情人,两地相思,愁昔满怀的悲凉况味:

此外,干宝的《搜神记》中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说成是汉代孝子董永夫妇的故事。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里记载:“桂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至今云:‘织女嫁牛郎也’。”

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记述唐玄宗与杨玉环,以牛郎织女为例,共誓白头之约:

北宋秦观专门写过一首《鹊桥仙》:

唐代杜牧的《秋夕》描写一名宫女在七夕之夜的寂寞苦闷:

参见

参考资料

  1. ^ 诗经·小雅·大东》:「跤彼織女,终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2. ^ 罗颀物源》:「楚怀王初置七夕。」
  3. ^ 夏小正》: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
  4. ^ 4.0 4.1 东汉应劭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侨。
  5. ^ 5.0 5.1 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6. ^ 诗经·小雅·大东》: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7. ^ 罗颀物源》:楚怀王初置七夕。
  8. ^ 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采縷,穿七孔針,或陳幾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喜子是一種小蜘蛛
  9. ^ 東京夢華錄》: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
  10. ^ 杜甫詩《牽牛織女》: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
  11. ^ 劉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
  12. ^ 七夕的日期、由來和習俗一次看. 
  13. ^ 真相大公開. 台南市進學國小. [2010-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4). 
  14. ^ 何烱榮. 拜七娘媽 鹿港小鎮仍流傳. 聯合報. 2002-09-30 (中文(繁體)). [永久失效連結]
  15. ^ 洪淑苓. 七夕. 台灣大百科全書. [2010-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4) (中文(繁體)). 
  16. ^ 夜祭七姐玩“菜籃姑”‧七夕民俗活動‧安順絕跡40年. 《星洲日報》. 2012-08-23 [2015-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中文(新加坡)).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七夕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