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中陰

中有梵語अन्तरभाव羅馬化:antarābhava藏語བར་དོ威利转写bar do),又稱作中陰中蘊中有身中陰身佛教術語,意指生命在死亡之後,到下一期生命開始之前的中間存在狀態。類似於一般所說的靈魂鬼魂魂魄元神細微身等,但佛教對此獨有微妙見解,有自己的理論解說,不承認一般「永恆靈魂」的說法。

「中有」是佛教輪迴的一部分,在佛教中,不同派系對「中有」的概念有嚴重的爭論,說一切有部支持「中有」學說,但大眾部分別說部則不支持。南傳佛教上座佛教)否定「中有」,但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則普遍接受「中有」的想法。

概論

“中有”,為眾生(有情)一期生命結束到下一期生命開始的中間所存在的五蘊身,很接近細微身。類似但不同於西方所說的靈魂、中國的魂魄,一般以之為人類來世生命力的來源。在有情死亡之後,“中有”才會現起,自“中有”期間會隨著業力而投胎為人,追隨有緣的父母,投胎時“中有”則會變滅,入胎識入住母胎,而成為另一個人。若因業報而出生到另外六道眾生的其中一道,則形成六道的輪迴

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中認為有“中有”的佛教宗派,對中有是否為“實有”即“自性有”是有爭論的。一般把“中有”定義為五蘊的集合,是六道中下五道或天界欲界色界眾生(補特伽羅)在一期生命完結後,至於投生之前的中間存在狀態;當生天界中之無色界者與地獄中的阿鼻地獄者,一死時即當處該地,並不會經歷“中有”,故此不會“中有身”。

南傳佛教與部份中觀派不承認有“中有”,将“中有”作為對於補特伽羅論者的見解之一,主張一般人死後,即刻可以投生,在死亡與投生之間是毫無間隔的,“中有”并不存在。

名稱釋義

梵語antarābhava,字根來自梵語antarā,原義是介於兩者之間、中間,以及梵語bhava,意為存有存在、持有與延續,由這兩個字根組成。部派佛教時期的說一切有部論師首次為「中有」,提出完整理論,他們將生命分成本有、死有、中有、生有等四有。他們認為,世間有情眾生,在死亡之後,在出生之前,在其間擁有的有情五蘊身,稱為「中有」,。

「中有」,連繫了生命的死亡,以及出生[1][2]。「中有」,的形態,就像眾生在過世之間的外形,天人的「中有」,外形就如天人,餓鬼的「中有」,就像餓鬼[3],同類的「中有」,,就可以互相看見,或是擁有天眼通的修行者,也可以看见他們。「中有」行動極為迅速,被業力與欲望牽引而走。如同一般的眾生,擁有完整身體與五蘊,但是他們不會被實際的物質阻礙。「中有」依靠香味為食,它的形態無法自在變化,保持在「中有」的時間也無法太久,很快就會投生到下一世去[4]

大毘婆沙論》記載,「中有」異名有揵達縛(Gandharva),求有(saṁbhavaṣin)、意成(manomaya)三者[5]。《俱舍論》中,增加了起(nirvṛtti[6]。《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記載,“中有”的名字還有:健達縛、意行、趣生。[7]

中有

說一切有部論師,解釋為何要特別提出「中有」,的原因,一是「中有」,的存在較為細微,難以觀察,其他三有較容易觀察[8]

第二個原因,是它只存在欲色與色界,無色界眾生沒有「中有」。在四生中,所有中有皆屬於化生。不歸屬五趣中的任何一趣[9]。因為這兩個理由,它與其它三有的差別較大,因此特別被稱為「中有」。

健達縛

健達縛的傳說起源於早期婆羅門教傳說[10],主張父母之精與健達縛結合,成為人類胞胎,被釋迦牟尼引用[11][12]

說一切有部論師,將契經中的健達縛(即乾闼婆),等同於「中有」[13],又稱它為食香、或香陰[14],但受到分別說部的反對,認為應解釋為蘊行[15][16]

意成

說一切有部論師,認為「中有」由意識所成,所以稱為意成,或意生。又可以分成,由意識所成、由業所成、由異熟所成、由淫欲所成四種。

歷史

在佛教之前,數論派曾提出細微身理論,數論派認為細微身所包裹的神我,是輪迴的主體。在死亡之後,細微身由肉體解離出來,投生到下一個生命,只有少數有神通的人可以見到。大乘佛教認為,數論派所說的細微身,大致上等同於佛教所說的中陰。但是並沒有一個不變的細微身存在,細微身只是生命在轉變過程中的中間型態[17]

早期結集出的契經(主要是四阿含經)中沒有提到「中有」,「中有」這個名詞首次出現於部派佛教時期,最早支持「中有」觀念並提出完整理論的部派為說一切有部。在說一切有部最早期論書之一的《法蘊論》與《集異門論》皆提到「中有」[18][19],但是沒有對這個名詞做出解釋,因此在更早時期,這個名詞應該就已經出現了。在分別說部所傳《論事》中,反對「中有」學說,顯示這個觀念很早在部派間就有所爭議。

各部派對“中有”有不同的定義,有人將其等價於補特伽羅,則可將其溯源至犢子部正量部,如犢子部認為,存在一個「不可說我」,衪是六識的主體,攜帶著,在輪迴中投生,正量部也繼承了這種說法。說一切有部提出四有,支持中有學說,在《俱舍論》與《順正理論》中曾破斥主張無中有的其他部派。

《論事》中記載,東山住部支持「中有」學說。

大乘佛教,主要承襲了說一切有部經量部的「中有」學說。「中有」觀念從印度北傳至漢傳佛教,此外,在藏傳佛教中,由印度傳入蓮花生大士那洛巴傳承的密教中陰瑜伽,將「中有」分為六者。

漢傳中陰身概述

一般中國民間信仰認為人死後會變成,在北傳佛教看來卻不是這樣的。人死後,大部份亡者的心識一旦離開肉身,在投生六道任何一道之前,其心識便會因業力及對自己的執愛而得一種稱為「「中有」的細微身,以這種身存在至因緣成熟(在七七四十九日以內)而再次投生為止。這種「中有」的所謂「身相」,並無生前實質,只是大概具身相而已矣。「中有」並不享用實質的飲食,而以氣味為食[7]。「中有」與中國民間信仰所說的鬼並不相同,因為「中有」並不是該人生前之實質形象,也不會顯現在一般沒有神通的人眼前,亦不能改變週遭事物的狀態。

大寶積經·佛說入胎藏會》記載,中陰身的身相,是他下一生的形相。如下一生將生畜生道者,形如畜牲而身如煙色;將生於地獄道的中陰身色如焦炭,行走時是倒立而行的;將生為餓鬼者身如色,倒退而行;當生人界者,身如金色而平行;當生天界中之色界天者身色白而行動時如上升飛行一般;當生天界中之欲界天者身色亦為金色,行時如飛行上升。

北傳佛教典籍記載,「中有」存在的时间长短不定,但在「七七日」(49天)以内[7],幾乎沒有會超過四十九天的。在此期间,中阴身自然稍微會得到神通中的前五種,比如可以穿越固体,如房屋(神足通)、知道前生經歷(宿命通)。同时,也依生前所造業之果報可能会看到一些幻象,这些幻象是由于过去所作善恶業所现,最后中阴身依善惡業果報会被某种幻象吸引,从而投生。

漢傳佛教三藏中有龍樹菩薩所著《大智度論》,論中有幾處提及有中陰身。此論到了清辨論師和月稱論師時代已經在印度失傳,之後也就沒傳入西藏。

中觀派是否認同「中有」,這是有爭議性的:在當代學者中,有一部分人懷疑此論並非龍樹菩薩所著;而印順就此問題探究後肯定《大智度論》是龍樹菩薩的著作無疑。“中觀”中的“深觀”論著,如《中論》、西藏流傳的《入中論》(除了說十地菩薩的部分),重點是在破斥包括蘊處界的一切對法“自性有”的説法,問題是能否因為一個法的沒有自性,就說根本沒有這個法。

藏傳中陰身概述

密教中陰文武百尊曼荼羅

藏傳佛教中有關中陰的說法,自成一派,不同於漢傳佛教。在《中有聞教解脫》中,分成六種中陰,此生中陰、睡夢中陰、禪定中陰、臨終中陰、法性中陰以及投生中陰。

西藏有莲华生大士著《西藏度亡经》,索甲仁波切由此所著的《西藏生死書》曾畅销一时。

藏密还说中阴身阶段将见到文武百尊,如能辨认出其中一位本尊,就能解脱

反對派的看法

部派佛教中,大眾部[20]諸部、分別說部諸部,不認同中有學說。

大眾部認為,世間有情,在結束後,會立即轉變到下一生,不必假借中有[21]。且認為在佛經中,只有說三種業,沒有說順中有業,沒有業就沒有身。且佛經相傳,有人造五無間業,死後立即墜無間地獄,證明不必經過中有就會立即轉生。因此認為中有與佛陀教義相違。

分別說部中如化地部主張定無中有[22]赤銅鍱部的論書主張,在上一期生命中,舊有分心的最後階段,稱為死心,一直持續到生命最後一刻,接著就進入下一期生命,形成第一個有分心,又稱結生心。在死心與結生心之間,是沒有間隔的,因此他們不認為存在一種可以投生輪迴的中陰身。南傳佛教繼承了赤銅鍱部的見解,一般不承認有中陰身,斯里蘭卡和緬甸諸論師依據阿毘達磨及所傳承的三藏註釋主張:在這一世的死亡心與下一世的結生心之間,沒有任何心識剎那或“中陰身”這類的狀態存在。

大乘佛教中,瑜伽行唯識學派認為,投生下一世的本體,是含藏萬有的阿賴耶識,而不是中陰。不過《瑜伽師地論》主張是中有投生下一世。

清辨月稱為代表的中觀派,認為生死是連續不停的,不能說自我離於五陰而存在,因此中陰身只是一種假名,是因為眾生的虛妄見識而產生的錯誤見解。

中有的經典論說

入胎經

依據《入胎經》的描述,中陰身的身相,是他下一生的形相。譬如,下一生將生畜生道者,形如畜牲而身如煙色;將生於地獄道的中陰身色如焦炭,行走時是倒立而行的;將生為餓鬼者身如色,倒退而行;當生人界者,身如金色而平行;當生天界中之色界天者,身色白而行動時如上升飛行一般;當生天界中之欲界天者身色亦為金色,行時如飛行上升。此外,六道中的下五道或天界之欲、色二界之生命完結時,而當生天界中之無色界者,死時即於當處成無色界,並不會經歷中陰期,故此不會有中陰身。

阿含經

中阿含經·大品·嗏帝經》:

中阿含經·七法品·善人往經》:

雜阿含經·九五七經》:

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27]記述了十七中陰有。如:

部派佛教

說一切有部

異部宗輪論》:

阿毘達磨發智論》:

大毘婆沙論》:

正量部

三彌底部論》搜集的理據:

大乘佛教

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佛說入胎藏會》:

攝大乘論

無著攝大乘論·所知依分·第二》:

此段文乃無著菩薩用以論述證明阿賴耶識真實存在。文中提到中有及生有二者死生流轉之過程。論述指出,如果阿賴耶識無有存在有情生命中,則有情於前一生滅後,彼後一世不會相續流轉而有,因為欠缺阿賴耶識使令其前後二世相互呼應之故。欲界有情於六道生命終了後,結生相續時,是依其中陰身自體的宿世業力,尋得並看見與自己有緣之父母正行和合,此時中有自體染污識會對其父母之一升起了愛煩惱,並由其煩惱之遷引而得入母胎。死生剎那時,中有滅而生有起,中有染污識同時也就進入生有羯羅藍中受生。論述至此,之後仍有很長一段文來討論此染污識即是阿賴耶識。簡言之全段文之大意,是謂有情因有阿賴耶識執持根身,才會使彼無始劫以來結生相續流轉不息。

《瑜伽師地論》對於中陰身在於死生流轉的過程是有詳細的敘述。先說造作屠羊、雞、豬等其中任一惡業之人,如彼視其職業所造之惡不以為意、不思懺悔、甚或視為樂事,因此召感了下一生受生地獄道之不善罪業,而且在彼生前於其業不停的造,其罪也會不斷的增重。其人於命終之後,彼中陰身即好像做夢一般,來到了前世殺生業報所引地獄道受生之處,宛然見到了昔日同伴仍在一處作同一殺生事,由於前世重重的殺生業熏習之因,其人心生歡喜必前往參與,思惟我去和他切磋技藝一起享受嬉戲之樂。此時,由於中有的迷惑顛倒,其人感受到如真實境的各種相似覺受,也就在此時此處彼被地獄境所拘,於一剎那,其中有滅而地獄生有生,如此也就完成了死生流轉。如於當時,彼中陰身能夠不升起與他切磋技藝一起享受嬉戲之樂如此顛倒知見,則其必當無有意樂歡喜前往,若不前往,便不會為地獄所拘。(此實乃業力所引不可抗拒。要於中有能無顛倒,須於生前修習正知見。)中有將死之時,同先前死有滅中有生一般,也見到了混亂恐怖的景象,而且死生二剎那的生滅是同時進行,無有前後次第之分。又說地獄道受生之身是屬化生有情,出生的剎那,眼、耳、鼻、舌、身、意全然無缺,非如胎生須受住胎之苦。如同地獄道流轉受生如此,受苦和地獄相似之一分餓鬼道的流轉也是一樣。又說其餘的餓鬼、畜生欲界天色界天所有有情,當其處於中有即將受生之時,彼也會來到前世業報所引當受生之處,也宛然見到了和中陰自身同類的、可愛的一有情(亦即下一生當生道之相同有情類別),此時彼必對其生起愛染之心,歡喜前往其處並也同時被拘礙而受生。於一剎那,彼中有滅而生有生,完成死生流轉。當然,當下死生二剎那的生滅也是同時進行,無有前後次第之分。[32]

大智度論

龍樹大智度論·釋初品中·檀波羅蜜法施義·第二十》(卷12):

龍樹大智度論·釋初品中·禪波羅蜜·第二十八》(卷17):

龍樹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四緣義·第四十九》(卷32):

龍樹大智度論·釋實際品·第八十》(卷90):

印度末期大乘佛教

中觀自續派

清辨般若燈論釋·中論觀十二因緣品》:

說明沒有經過「中有」直接往生的佛教經典

增支部》5集44經記載毘舍離人屋主郁伽死後直接往生到色界天,中間沒有經過「中有」(中陰身)[37]

小部》天宮事經記載蛙聽聞佛法死後直接往生到欲界天,中間沒有經過「中有」(中陰身)[38]

雜阿含經》(一二七八)記載瞿迦梨比丘死後直接往生到大鉢曇摩地獄,中間沒有經過「中有」(中陰身)[39]

增壹阿含經》等見品第三十四(二)記載祗陀太子死後直接往生到三十三天,中間沒有經過「中有」(中陰身)[40]

增壹阿含經》邪聚品第三十五(七)記載毘舍羅長者死後直接往生到四天王中,中間沒有經過「中有」(中陰身)[41]

賢愚經》(五四)記載獼猴死後直接往生成為師質家男兒,中間沒有經過「中有」(中陰身)[42]

《賢愚經》(五八)記載二鳥聽聞佛法死後直接往生到四王天,中間沒有經過「中有」(中陰身)[43]

《賢愚經》(五九)記載鳥聽聞比丘誦經死後直接往生到忉利天,中間沒有經過「中有」(中陰身)[44]

《賢愚經》(六〇)記載五百鴈聽聞佛法死後直接往生到忉利天,中間沒有經過「中有」(中陰身)[45]

撰集百緣經》(五七)記載王遣使者死後直接往生忉利天,中間沒有經過「中有」(中陰身)[46]

雜寶藏經》(八三)記載賊見心生歡喜死後直接往生天宮,中間沒有經過「中有」(中陰身)[47]

《雜寶藏經》(八四)記載刖手足人吃了佛給的食物心生歡喜死後直接往生天上,中間沒有經過「中有」(中陰身)[48]

《雜寶藏經》(一一六)記載優陀羨王夫人守八戒死後直接往生天上,中間沒有經過「中有」(中陰身)[49]

註釋與引用

  1. ^ 《俱舍論》分別世間品第三:「死生二有中,五蘊名中有,未至應至處,故中有非生。」
  2. ^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23:「於死有後,在生有前,即彼中間,有自體起。為至生處,故起此身。二有中間,故名中有。」
  3. ^ 《俱舍論》分別世間品第三:「此一業引故,如當本有形。本有謂死前,居生剎那後。」
  4. ^ 《俱舍論》分別世間品第三:「同淨天眼見,業通疾具根。無對不可轉,食香非久住。倒心趣欲境,濕化染香處。天首上三橫,地獄頭歸下。」
  5. ^ 《大毘婆沙論》卷70:「如是中有有多種名:或名中有、或名揵達縛、或名求有、或名意成。」
  6. ^ 《俱舍論》:sparśaṁcetanāvijñā āhārāḥ sāsravāstriṣu। manomayaḥ saṁbhavaiṣī gandharvaścāntarābhavaḥ॥ nirvṛttiśca…… । 觸思識三食。有漏通三界。意成及求生。食香中有起。
  7. ^ 7.0 7.1 7.2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云何生。由我愛無間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因已熏習故。淨不淨業因已熏習故。彼所依體由二種因增上力故。從自種子即於是處中有異熟無間得生。死生同時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而此中有必具諸根。造惡業者所得中有。如黑羺光或陰闇夜。作善業者所得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又此中有。是極清淨天眼所行。彼於爾時先我愛類不復現行。識已住故。然於境界起戲論愛。隨所當生即彼形類中有而生。又中有眼猶如天眼無有障礙。唯至生處所趣無礙如得神通。亦唯至生處。又由此眼。見己同類中有有情。及見自身當所生處。又造惡業者。眼視下淨伏面而行。往天趣者上。往人趣者傍。又此中有。若未得生緣極七日住。有得生緣即不決定。若極七日未得生緣死而復生。極七日住。如是展轉未得生緣。乃至七七日住。自此已後決得生緣。又此中有七日死已。或即於此類生。若由餘業可轉。中有種子轉者。便於餘類中生。又此中有有種種名。或名中有在死生二有中間生故。或名健達縛。尋香行故。香所資故。或名意行。以意為依往生處故。此說身往。非心緣往。或名趣生。對生有起故。當知中有除無色界一切生處。」
  8.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70:「問:餘有亦在二有中間有自體起。三有所攝寧非中有?答:若有居在二有中間。輕細難見難明難了立中有名。餘有雖在二有中間。麁重易見易明易了,不名中有。」
  9.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70:「復次若有居在二有中間。已捨前趣未至後趣說為中有。餘有雖在二有中間而未捨前趣。或已至後趣故非中有。」
  10. ^ 順正理論》:「又《世論》說:『由二因緣,女男交會,事極成立,一、健達縛,二、邏剎娑;初令自生和合貪故,後由強力現所逼故。』然中有身,符順初義,彼雖無樂器,而健達縛成。」
  11. ^ 《中阿含經》卷37〈151經〉:「阿私羅復問諸仙人曰:『汝等頗自知受胎耶?』彼諸仙人答曰:『知也。以三事等合會受胎,父母合會,無滿堪耐,香陰已至。阿私羅!此事等會,入於母胎。』」
  12. ^ 《中阿含經》卷54〈201經〉:「復次三事合會入於母胎。父母聚集一處。母滿精堪耐。香陰已至。此三事合會入於母胎。」
  13. ^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入母胎者要由三事俱現在前。一者母身是時調適。二者父母交愛和合。三健達縛正現在前。』除中有身。何健達縛。前蘊已壞。何現在前。故健達縛即是中有。」
  14. ^ 《俱舍論》:「欲中有身資段食不?雖資段食,然細非麁。其細者何?謂唯香氣,由斯故得健達縛名。」
  15. ^ 《大毘婆沙論》:「健達縛言,經不應說。彼無鼓等諸樂器,故應說蘊行,彼蘊行故。」
  16. ^ 《三彌底部論》:「如揵闥婆處故,曰向道故。是人先造善惡道,臨死時隨善惡業道向其人。曰:是故佛說揵闥婆處,不明中間有。」
  17. ^ 《大智度論》卷12:「問曰:身有二種:麤身及細身。麤身無常,細身是神,世世常去入五道中。......此細身微細,初死時已去,若活時則不可得求,汝云何能見?又此細身,非五情能見能知,唯有神通聖人,乃能得見。」「答曰:......汝言細身,即此中陰,中陰身無出無入。譬如然燈,生滅相續,不常不斷。」
  18. ^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10:「如是過去未來現在諸所有眼,名為眼根。亦名所知,所識,所通達,所遍知,所斷所解,所見所得,所覺所現等覺,所了所等了,所觀所等觀,所審察,所決擇,所觸所等觸,所證所等證。此復云何?謂四大種所造淨色。或地獄,或傍生,或鬼界,或天、或人、或中有,及脩所成。所有名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謂名眼,名眼處,名眼界,名眼根,名見名道路,名引導,名白名淨,名藏名門,名田名事,名流名池,名海名瘡,名瘡門,名此岸。如是眼根,是內處攝。」
  19. ^ 《集異門論》卷9:「云何化生?答:若諸有情支分,具足根不缺減,無所依託,欻爾而生。此復云何?謂一切天、一切地獄、一切中有,及一分龍、一分妙翅、一分鬼、一分人,復有所餘諸有情類。支分具足,根不缺減,無所依託,欻爾生者皆名化生。」
  20. ^ 《異部宗輪論》:「此中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本宗同義者……都無中有。」
  21. ^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23:「死有無間,生有即生。其理極成,故無中有。」
  22. ^ 《異部宗輪論》:「其化地部本宗同義……定無中有。」
  23. ^ 增一阿含經·三寶品·第三經》:「比丘。父母集在一處。父母無患。識神來趣。然復父母俱相有兒。此則成胎。是謂有此三因緣而來受胎。」
    中阿含經·梵志品·阿攝惒經》:「阿私羅復問諸仙人曰。汝等頗自知受胎耶。彼諸仙人答曰。知也。以三事等合會受胎。父母合會。無滿堪耐。香陰已至。阿私羅。此事等會。入於母胎。阿私羅復問諸仙人曰。頗知受生為男. 為女。知所從來. 為從剎利族來. 梵志.居士.工師族來耶。為從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來耶。彼諸仙人答曰。不知。」訶梨跋摩成實論·無中陰品》:「汝雖言阿輸羅耶那經中說有中陰。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是聖人不知此為是誰從何處來。則無中陰。若有者何故不知。」
  24. ^ 舍利弗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云何中般涅槃補特伽羅。答諸有補特伽羅。即於現法已斷五順下分結。未斷五順上分結。造作增長。起異熟業。非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便得如是無漏道力。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是名中般涅槃補特伽羅。問何故名中般涅槃補特伽羅。答由此補特伽羅。根極猛利結極微薄。已超欲界未至色界。於其中間便得如是無漏道力。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故。名中般涅槃補特伽羅。」
  25. ^ 訶梨跋摩成實論·無中陰品》:「又汝言有中有滅者。是人於欲色界中間受身。於此中滅故名有中有滅也。所以者何。如經中說若人死何處去何處在何處。是義無異。」
  26. ^ 訶梨跋摩成實論·無中陰品》:「又汝言和蹉經說。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是經中問異答異。是和蹉梵志所計身異神異故如是答。中陰中有五陰。」
  27. ^ 惠沼成唯識論了義燈》:會云,正法念正量部義。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七章大毘婆沙論的諸大論師,第二節脅.富那.馬鳴,第三項馬鳴:「古代的唯識學者說:『正法念處經蛇眼聞聲,正量部誦』。然從經文去考察,這是西北印度編集的,與說一切有部更相近。」
  28. ^ 正法念處經》:「心生貪著。起心即取。取因緣有。一切有分。法皆如是。有因緣生。」「此取因緣。則有有分。即彼悕望。中有陰滅。而生異陰。有受陰生。」
  29. ^ 部執異論》:「說一切有部是執義本。……欲色界中有中陰。」《十八部論》:「彼薩婆多根本見者。……欲界色界有中陰。」
  30. ^ 大毘婆沙論》:「云何本有。答除生分死分諸蘊中間諸有。此則一期五蘊四蘊為性。問何故此有說名本有。答此是前時所造業生故名本有。問若爾餘有亦是本有。皆前時所造業所生故。答若是前時所造業生麁顯易覺明了現見者說名本有。餘雖前時所造業生而微隱難覺非明了現見是以不說。云何死有。答死分諸蘊則命終時五蘊四蘊為性。云何中有。答除死分生分諸蘊中間諸有。則二有中間五蘊為性。問何故此有說名中有。答此於二有中間生故。名中有。問若爾餘有亦是中有。皆於二有中間生故。答若於二有中間生非趣所攝者名中有。餘雖二有中間生而是趣攝不名中有。云何生有。答生分諸蘊則結生時五蘊四蘊為性。問此四有幾剎那幾相續。答二剎那謂死有生有。二相續謂餘有。」「如說七有。一地獄有。二傍生有。三鬼界有。四天有。五人有。六業有。七中有。彼說五趣及彼因彼方便名有。謂地獄有等即是五趣。業有是彼因。中有是彼方便。」
  31. ^ CBETA, T31, no. 1594, p. 135, c26-29
  32. ^ 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卷一:「又造惡業者,謂屠羊雞豬等,隨其一類,由住不律儀眾同分故,作感那落迦惡不善業及增長已。彼於爾時,猶如夢中,自於彼業所得生處,還見如是種類有情及屠羊等事。由先所習,喜樂馳趣,即於生處境色所礙,中有遂滅,生有續起。彼將沒時,如先死有,見紛亂色。如是乃至生滅道理,如前應知。又彼生時,唯是化生,六處具足。復起是心,而往趣之。謂我與彼嬉戲受樂,習諸技藝。彼於爾時顛倒,謂造種種事業,及觸冷熱。若離妄見,如是相貌尚無趣欲,何況往彼。若不往彼,便不應生。如於那落迦如是,於餘似那落迦鬼趣中生,當知亦爾,如癭鬼等。又於餘鬼、傍生、人等,及欲、色界天眾同分中將受生時,於當生處,見己同類可意有情,由此於彼起其欣欲,即往生處,便被拘礙。死生道理,如前應知。」
  33. ^ CBETA, T25, no. 1509, p. 149, b20-29
  34. ^ CBETA, T25, no. 1509, p. 189, a10-18
  35. ^ CBETA, T25, no. 1509, p. 301, a4-11
  36. ^ CBETA, T25, no. 1509, p. 696, b15-21
  37. ^ 《增支部》5集44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那時,毘舍離人屋主郁伽過些時候死了。當他死時,毘舍離人屋主郁伽往生到某個意所生的[天]眾中。
  38. ^ 《小部》天宮事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五一 蛙天宮

    「頂禮我足,依神通、名聲而光輝,依殊勝之容色,照十方者是誰耶?」

    「我前生於水中,棲水為家之青蛙,我正聞汝說法之時,牧牛之士殺我生。

    看!一瞬間心喜悅,名聲我之神通,看我有威神,看我容色光輝。

    長時我聞汝法者,瞿曇!已至不動處(涅槃),行往其處無憂悲。」
  39. ^ 雜阿含經》(一二七八):時,瞿迦梨比丘患苦痛,口說是言:「極燒!極燒!」膿血流出,身壞命終生大鉢曇摩地獄
  40. ^ 增壹阿含經》等見品第三十四(二):是時,流離王極懷瞋恚,即復拔劍斫殺祗陀王子。是時,祗陀王子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中,與五百天女共相娛樂。
  41. ^ 增壹阿含經》邪聚品第三十五(七):是時,長者後五日便取命終生四天王中。是時,尊者優頭槃聞長者命終,即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優頭槃白如來言:「此長者命終為生何處?」
    世尊告曰:「此長者命終生四天王中。」
  42. ^ 《賢愚經》(五四):明日時到,佛與眾僧,往詣其家,眾坐已定,婆羅門夫婦齊心同志,敬奉飲食。眾會食竟,佛及眾僧,還歸所止,路由一澤,中有泉水,甚為清美,佛與比丘僧,便住休息。諸比丘眾,各各洗鉢,有一獼猴,來從阿難,求索其鉢,阿難恐破,不欲與之。佛告阿難:「速與勿憂。」奉教便與。獼猴得鉢,持至蜜樹,盛滿鉢來,奉上世尊。世尊告曰:「去中不淨。」獼猴即時,拾去蜂蟲,極令潔淨。佛便告言:「以水和之。」如語著水,和調已竟,奉授世尊。世尊受已,分布與僧,咸共飲之,皆悉周遍。獼猴歡喜騰躍起舞墮大坑中即便命終魂識受胎於師質家。時師質婦,便覺有娠,日月已足,生一男兒,面首端正,世之少雙。當生之時,家內器物,自然滿蜜,師質夫婦,喜不自勝。請諸相師,占其吉凶。相師占訖,而告之言:「此兒有德,甚善無比。」因為作字,字摩頭羅瑟質,晉言蜜勝,以其初生之日蜜為瑞應,故因名焉。兒年已大,求索出家,父母戀惜不肯放之,兒復慇懃白其父母:「若必違遮不從我願,當取命終,不能處俗。」父母議言:「昔日世尊,已豫記之,云當出家。今若固留,或能取死,就當聽之。」共議已決,而告兒言:「隨汝所志。」兒大欣踊往到佛所,稽首作禮求索出家,世尊告言:「善來比丘!」鬚髮自墮,法衣在身,便成沙門,因為廣說四諦妙法種種諸理,心開結盡,得阿羅漢。每與諸比丘,人間遊化,若渴乏時,擲鉢空中,自然滿蜜,眾人共飲,咸蒙充足。
  43. ^ 《賢愚經》(五八):門前有樹,二鳥聞法,喜悅誦習,飛向樹上,次第上下,經由七返,誦讀所受四諦妙法。其暮宿樹野狸所食緣此善心即生四天。尊者阿難,明日時到,著衣持鉢,入城乞食,聞二鸚鵡為狸所殺,生矜愍心,還白佛言:「須達家內,有二鸚鵡,弟子昨日,教誦四諦,其夜命終。不審識神,生處何所?唯願如來!垂愍見示。」
    佛告阿難:「諦聽諦聽!善著心中,當為汝說,令汝歡喜。緣汝授法喜心受持命終之後生四王天。此閻浮提五十歲,為四王天上一日一夜,彼亦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彼四王天壽五百歲。」
  44. ^ 《賢愚經》(五九):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爾時於林樹間,有一比丘,坐禪行道,食後經行,因爾誦經,音聲清雅妙好無比。時有一鳥,敬愛其聲,飛在樹上,聽其音響。時有獵師以箭射殺緣茲善心即生第二忉利天中,父母膝上,忽然長大,如八歲兒,面貌端正,殊異光相,昞然無有倫匹。即自念言:「我以何福?得生此中?」天福果報,便識宿命,觀見故身,本是禽鳥,蒙彼比丘誦經福報,得生此中。即持天華,詣閻浮提,到比丘所,禮敬問訊,以天華香,供散其上。比丘問言:「汝是何神?」答言:「我本是鳥,愛尊音聲,來此聽經。承為獵師所殺,因此善心,生忉利天。」比丘歡喜,即命令坐,為其說法種種妙善,天人開解,得須陀洹果,歡喜踊躍,即還天上。
  45. ^ 《賢愚經》(六〇):一時佛在波羅[木*奈]國。爾時世尊,於林澤中,為天人四輩之類,演說妙法。時虛空中,有五百群鴈,聞佛音聲,深心愛樂,盤桓迴翔,尋欲來下至世尊所。時有獵師張施羅網五百群鴈墮彼網中為獵師所殺生忉利天,父母膝上,忽然生長,如八歲兒,身體端嚴,顏貌無比,光相明淨,喻若金山。便自念言:「我以何因,生此天中?」天人心聰神解,即識宿命,緣愛法聲,果報生天,當報其恩。即共同時,持天花香,下閻浮提波羅捺國,至世尊所,天光明曜,猶寶樹林,一時曲身,禮世尊足,合掌白言:「我蒙世尊說法音聲,生在妙處,願重矜愍,開示道要。」爾時世尊,便為演說四諦妙法,天人開悟,得須陀洹果,即還天上,不墮三塗,隨緣七生,得盡諸漏。
    爾時阿難,白世尊言:「昨夜有天光明照曜,禮敬世尊。不知其緣?願見告示。」佛告阿難:「善思念之!當為汝說。世尊昨日在林澤中,為天世人四輩之眾,敷演妙法。有五百群鴈,愛敬法聲,心悅欣慶,即共飛來,欲至我所,墮獵師網中。於時獵師,即取殺之。因此善心,生忉利天,自識宿命,故來報恩。」
  46. ^ 《撰集百緣經》(五七):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夏安居竟,將諸比丘,欲遊行他國。時須達長者,白波斯匿王言:「我等今者久不見佛,願王今者,修書遣使,往請世尊,來詣此間,而共供養。」時波斯匿王聞是語已,尋即遣使,往請世尊,通書致問:「遙禮世尊!久不奉覲,唯垂哀愍,來受我請。」爾時如來,即便然可。使者還啟白王言:「世尊許可。」王勅使者,莊嚴車乘與彼使者,往迎世尊。「願垂哀愍,可乘此車,受彼王請。」時佛答曰:「我有六通之神足,七覺之花鬘,八聖之道分,五衍之安車,是我神足,不須汝車。」時彼使者,慇懃三請:「唯願矜愍,莫用神足,願乘此車,受彼王請。」爾時世尊,愍其使者,即便上車,以神通力,令彼車乘履虛而行,至王舍城,受彼王請。時彼使者即於其夜而取命終生忉利天,忽然長大,如八歲兒,便自念言:「我修何福,生此天上?」尋自觀察,見在世間,為王所使,勸佛世尊,乘車往至,受彼王請,以是善心,得來生天。「我今當還,報佛之恩。」頂戴天冠,著諸瓔珞,莊嚴其身,齎持香花,光明普曜,照于祗桓,來供養佛,前禮佛足,却坐一面。佛即為其說四諦法,心開意解,得須陀洹果,遶佛三匝,還于天宮。
    時諸比丘,於其晨朝,前白佛言:「昨夜光明,為是釋梵四天大王?二十八部鬼神將耶?」佛告諸比丘:「亦非釋梵諸神王等來聽法也,乃是為王所使來請我者,乘此善心,得生天上,來供養我,是其光耳。」
  47. ^ 《雜寶藏經》(八三):爾時舍衛國,波斯匿王,擊鼓唱令,而作是言:「若作賊者,捉得當殺。」時有一人,捉賊將來,王便遣人將出殺去。在於城外,會於道中,逢見如來,心生歡喜,至於殺處,即伏王法,尋得生天。具修三念,知已由是垂殺之時見佛歡喜命終生天,感佛恩德,來下供養,佛為說法,得須陀洹。
    比丘問言:「以何業緣,生於天宮?」
    佛言:「昔在人中,為王所殺,臨死之時見佛歡喜乘此善因生彼天宮,重於我所,聞法解悟,證須陀洹。」
  48. ^ 《雜寶藏經》(八四):昔舍衛國,有人犯於王法,截其手足,擲著道頭。佛行見之,即往到邊,而問言曰:「汝於今日,以何為苦?」刖人答言:「我最苦餓。」即勅阿難,使與彼食。其刖人命終生天,感佛厚恩,來下供養,佛為說法,得須陀洹。
    比丘問言:「以何業行,生於天上?」
    佛言:「昔在人中,被刖手足擲於道頭,佛到其所勅與其食心生歡喜命終生天,重於我所,聞法得道。」
  49. ^ 《雜寶藏經》(一一六):昔優陀羨王,住盧留城,聰明解達,有大智慧。其一夫人,名曰有相,姿容奇特,兼有德行,王甚愛敬,情最寵厚。時彼國法,諸為王者,不自彈琴。爾時夫人,恃已愛寵,而白王言:「願為彈琴,我為王舞。」王不免意,取琴而彈,夫人即舉手而舞。王素善相,見夫人舞,覩其死相,尋即捨琴,慘然長歎。夫人即白王言:「如我今者,受王恩寵,敢於曲室,求王彈琴,我自起舞,用共為樂,有何不適,放琴而歎?願王莫隱,而見告語。」時王答言:「我之長歎,非爾婦人之所可聞。」夫人白言:「我今奉王,至誠無二,若有不理,宜應告勅。」慇懃不已,王以實答:「我之於爾,豈容有異?爾向起舞,死相外現,計其餘命,不過七日,由是之故,捨琴而歎。」夫人聞已,甚懷憂懼,即白王言:「如王所說,命不云遠。我聞石室比丘尼說,若能信心出家一日,必得生天。由是之故,我欲出家,願王聽許,得及道次。」時王情重恩愛不息,語夫人言:「至六日頭,乃當聽爾出家入道,不相免意。」遂至六日,王語夫人:「爾有善心,求欲出家,若得生天,必來見我,我乃聽爾得使出家。」作是誓已,夫人許可,便得出家,受八戒齋,即於其日,多飲石蜜漿,腹中絞結,至七日晨,即便命終乘是善緣得生天上,即生三念:一念憶本為是何身?二念本緣修何功德?三念現今定是天身。作是念已,具知本緣并與王誓,以先誓故,來詣王所。
    爾時光明遍滿王宮,時王問言:「今此光瑞,為是誰耶?願見告示。」時天答言:「我是王婦有相夫人。」王聞是,語:「願來就坐。」天答之言:「如我今者,觀王臭穢,不可親近。我以先誓,故來見王。」王聞是已,心即開悟,而作是言:「今彼天者,本是我婦,由有善心,求索入道,出家一日,尋即命終,由是功德,而得生天,神志高遠,而見鄙賤。我今何故,而不出家?我曾聞說,天一爪甲,直閻浮提,況我一國,何足貪惜?」作是語已,立子王軍,用嗣王位,出家學道,得阿羅漢。

參見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