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国共产党浙南特别委员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中共浙南委员会
1949年浙南解放前夕形势图

中国共产党浙南特别委员会,又称中共浙南特委、后改中国共产党浙南地方委员会中国共产党浙南地委,一度称浙南总行动委员会中共浙江省第五地方委员会,是1928年、1930年、1936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南部成立的一个党组织。中共浙南特委在建立后经历多次破坏与重建;1949年入驻浙江温州后,由中国共产党温州地方委员会取代。

沿革

第一次成立

1927年四一二事件后,工会和农村中的中共活动分子遭到逮捕、通缉。浙南地区由于组织破坏及交通阻碍,中共各级党组织之间信息传递困难增大。7月22日,中共浙江省委在临海设立台属六县通讯处。9月下旬,中央特派员王若飞到浙江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并帮助改组中共浙江省委。11月,中共浙江省委指派浙南特派员李吉平(陈韶奏)到台州,12月,在黄坦上宅召开党团活动分子会议。1928年5月初,鉴于台州六县工作开展需要,中共浙江省委指示组织台属特委[1]。7月,省委代理省委书记龙大道巡视台州,着手筹建浙南特委。9月23日,浙江省委常委会通过了《台属各县工作总方针》,决定召集成立浙南特别委员会。同月下旬,龙大道在天台栖霞乡蓝田村主持召开中共浙南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浙南特别委员会,管容德为书记,特委机关设在海门(今台州市椒江区)[2][3]

11月下旬,中共浙南特委在临海岸头乡道感堂村(现属椒江区)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改选决定王逸仙为书记,特委机关仍设在海门。1928年12月15日,中共浙南特委设在海门的机关被浙江保安队侦破、多人被捕,部分党内文件被搜,特委机关遭到破坏。中共浙江省委获悉后,决定撤销中共浙南特委,改为特派员制,原基层党组织直接隶属于中共浙江省委[4]

第二次成立

1929年,浙江南部发生罕见灾荒,农民暴动不断爆发,中共永嘉中心县委因此组建红军游击队。1930年3月,浙南红军游击队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胡公冕为军长,金贯真为政委[5]。同年5月,王国桢出席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6]。6月返回温州,召开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中国共产党浙南特别委员会(中共浙南特委),王国桢为特委书记,陈文杰任军事委员[7]。8月,王国桢抵达上海参加苏浙皖三省联席会议,贯彻立三路线,决定向中心城市进攻的决议。浙南特委因此改为浙南总行动委员会,王国桢继任书记。浙南总行委归中共江苏省总熊东委员会领导,总行委机关设在瑞安渔潭庆宁寺,下辖中共台州行委永嘉瑞安平阳玉环宣平缙云黄岩天台温岭仙居义乌等县委或行委。9月14日,中共浙南总行委机关被国民政府侦破,行委委员兼秘书金缄三、机关主要工作人员张子玉被捕杀害[8]:109

9月,中共中央批判了“立三路线”的错误,浙南总行委撤销,并恢复中共浙南特委,王国桢仍任书记,归中共江南省委领导,特委成员未变动,领导永嘉、瑞安、平阳、温岭、黄岩、仙居、玉环等县中共地下工作。11月,王国桢调到红十三军工作,中共浙南特委召开扩大会议,推选曹珍(即石瑞芳)为代理书记。12月,曹珍被捕,党组织遭到破坏[9]。1930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和中共江南省委决定撤销中共浙南特委,成立中共温州中心县委,由王国桢任书记,下辖瑞安县委、平阳县委、永嘉县各区委和乐清区委。

1931年1月,中共江南省委改组为中共江苏省委,中共温州中心县委改由中共中央直接领导。6月,王国桢主持召开中共温州中心县委会议,改选朱绍玉为中心县委书记。同年9月10日,朱绍玉在瑞安渔潭被国民党永嘉保安队逮捕。10月16日,王国桢在瑞安飞云渡口因遭人举报被捕。12月11日,两人同时在温州松台山被杀害,中共温州中心县委解体[10]

第三次成立

1935年1月,根据中共苏区中央分局指示,以红军北上先遣队先头部队和突围部队为基础,迅速组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浙江境内,战略上配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9月,由刘英粟裕率领的红军挺进师从浙西南转战至浙南,成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着手开辟游击根据地。1936年3月,中共浙南特别区委员会在泰顺县峰文乡小南山成立[11],首任书记郑宗毓,下属中共瑞平泰、泰顺、鼎平、平阳、瑞平、福鼎、桐霞等7个县委、28个区委。1936年8月,成立了浙南人民革命委员会,并建立基层苏维埃政权。9月特委改组,由谢文清接任书记,下辖瑞平泰鼎平福鼎三个县委[12]:797-798

1937年2月峰文战斗后,浙江境内的国共矛盾激化,国军对浙南游击根据地进行围剿。为保存革命力量,红军挺进师决定分散打游击,粟裕率主力回浙西南,刘英率省委机关和特务队到永瑞青等边界活动。原任浙南特委书记谢文清随粟裕到浙西南,临时省委别指派龙跃接任特委代理书记(约1个月),3月龙跃任浙南特委书记。1942年2月8日,由于遭人举报,省委书记刘英在温州被捕后惨遭处决,中共浙江省委机关再次被破坏,中共浙南特委则转向农村基层。5月,特委机关从永嘉纸山转移到青景丽梅岐山区(今属景宁畲族自治县)。1944年4月,特委机关迁回文成、青田、瑞安三县边界五云山、梅山等山区。1946年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中共浙南特委负责开展游击战争,并配合解放军主力作战[1]

1948年11月25日,浙南特委改为中共浙南地方委员会,龙跃任书记。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政治部在瑞安县永峰乡板寮村正式宣布成立,龙跃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郑丹甫任副司令员,胡景碱任政治部主任,张金发任参谋处主任。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与浙南地委机关驻地同设在板寮村[13]。1949年4月22日,中共浙南地委发出《迎接解放军渡江南进宣言》,号召民众参与并率浙南游击纵队、各县队和广大民兵配合解放军攻占浙南全境[8]:291-292。同年5月,龙跃成功争取国民党温州专员兼保安司令、国军200师师长叶芳起义[14][15]。1949年5月22日,中共浙南地委由瑞安进入温州[16]。1949年7月,浙南地委改建为中共浙江省第五地方委员会。12月,改为中国共产党温州地方委员会[12]:121

相关

参考

  1. ^ 1.0 1.1 陈燕萍. 1927-1949年的“中共浙南特委”. 浙江档案. 2018, (5): 53-55. 
  2. ^ 台州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台州地区志.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5.09: 866. ISBN 7-213-01141-3. 
  3. ^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 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1.06: 63–64. ISBN 7-80136-634-4. 
  4. ^ 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编著. 中共永嘉历史 第1卷 1919-1949.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9.06: 38. ISBN 978-7-5098-0293-9. 
  5. ^ 林吕建主编.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01: 37. ISBN 978-7-308-10790-7. 
  6. ^ 潘善庚主编;温州风貌编辑部编. 历代人物与温州. 中国人民解放军7228工厂. 1986: 366. 
  7. ^ 《中国共产党编年史》编委会. 中国共产党编年史 1927-1936 2.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2.10: 608. ISBN 7-203-03881-5. 
  8. ^ 8.0 8.1 张敏卿著. 红军挺进师与浙南游击根据地.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09. ISBN 7-204-08340-7. 
  9. ^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熊月之等编著. 大辞海 中国近现代史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3.12: 340. ISBN 7-5326-4071-X. 
  10. ^ 中共文成县委党史县志办公室著. 中共文成历史 第1卷 1919-1949.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0.09: 36–37. ISBN 978-7-5098-0715-6. 
  11. ^ 解放军档案馆编. 红十三军和浙南革命斗争.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14.10: 49. ISBN 978-7-5065-6867-8. 
  12. ^ 12.0 12.1 《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志》编纂委员会编. 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志.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05. ISBN 978-7-213-03500-5. 
  13. ^ 中共瑞安市委党史研究室著. 中共瑞安党史 第1卷 1919-1949.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9.06: 164. ISBN 978-7-80199-970-2. 
  14. ^ 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中共温州市委编. 龙跃纪念文集.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9.03: 4. ISBN 7-5068-0067-5. 
  15. ^ 温州市志编纂委员会编. 温州市志 下. 北京:中华书局. 1998.02: 2381. ISBN 7-101-01852-1. 
  16. ^ 安邦著. 温州地区第二条战线史.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5.08: 180–181. ISBN 7-80170-3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