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字母
(重定向自三十六字母與諺文)
汉语音韵学 |
---|
Portal:漢字文化圈 |
三十六字母是宋朝韵图上用来代表中古汉语的声类的字母系统。三十六字母的系统和《切韵》的声类体系相吻合,但忽略了《切韵》一些重要的声类。清朝的学者陈澧以縝密的研究找出了三十六字母的不足,提出了更完整的声类系统。(详见切韵音)
三十六字母
三十六字母的发明人為谁,至今尚無定论,王应麟在《玉海》中认为是守温法師所造。二十世紀初敦煌發現了兩份載錄唐代字母的文獻,一爲《歸三十字母例》,一爲守溫韻學殘卷。兩份材料中都記載了內容大體相同的「三十字母」,說明唐代只有三十字母,宋人的三十六字母是在此基礎上遷就當時語音特點的增益版。
|
|
石海青(石井望)認為,敦煌《歸三十字母例》是旋法曼荼羅,由牙音見組開始,經正齒音審組及舌頭音端組、並附齒頭音精組及舌上音知組,最後旋轉至脣音不紐為一圓圏。左側曉匣影及心邪照亦均為「清濁清」圓形,即外清内濁,各為一圏。 [1]
。
王力擬音音表
按照《韻鏡》,三十六字母系统如下(擬音依照王力《漢語語音史》):
音韻學術語 | 清濁 | |||||||||||||||
---|---|---|---|---|---|---|---|---|---|---|---|---|---|---|---|---|
全清 | 次清 | 全濁 | 次浊 | 全清 | 全濁 | |||||||||||
五音 | 方法→ | 塞音 | 塞擦音 | 塞音 | 塞擦音 | 塞音 | 塞擦音 | 鼻音 | 近音 | 邊音 | 擦音 | |||||
↓部位 | 有噝 | 無噝 | 有噝 | 無噝 | ||||||||||||
唇音 | 重唇音 | 雙唇 | 幫[p] | 滂[pʰ] | 並[b] | 明[m] | ||||||||||
轻唇音 | 唇齒 | 非[p̪] | 敷[p̪ʰ] | 奉[b̪] | 微[ɱ] | |||||||||||
舌音 | 舌頭音 | 齒齦 | 端[t] | 透[tʰ] | 定[d] | 泥[n] | ||||||||||
舌上音 | 齦腭 | 知[ȶ] | 徹[ȶʰ] | 澄[ȡ] | 娘[ȵ] | |||||||||||
半舌音 | 齒齦 | 来[l] | ||||||||||||||
齒音 | 齒頭音 | 齒齦 | 精[ts] | 清[tsʰ] | 從[dz] | 心[s] | 邪[z] | |||||||||
正齒音 | 齦腭 | 照[ʨ] | 穿[ʨʰ] | 牀[ʥ] | 審[ɕ] | 禪[ʑ] | ||||||||||
半齒音 | 硬腭 | 日[ɲ] | ||||||||||||||
牙音 | 軟腭 | 見[k] | 溪[kʰ] | 群[g] | 疑[ŋ] | |||||||||||
喉音 | 軟腭 | 曉[x] | 匣[ɣ] | |||||||||||||
硬腭 | 喩[j] | |||||||||||||||
聲門 | 影[ʔ] |
兩相對比可見,三十六字母比三十字母多出「非、敷、奉、微、牀、娘」六母,輕脣音的分劃、娘泥音和牀禪音的首鼠模棱,是音韻學中引人入勝的課題。
《切韻考》字母
與漢藏語古音對應
发音部位 | 全清 | 次清 | 全浊 | 次浊 | ||
古名 | 今名 | |||||
唇音 | 重唇音 | 双唇塞音 | 帮 [p] པ |
滂 [pʰ] ཕ |
并 [b] བ |
明 [m] མ |
轻唇音 | 唇硬腭音 | 非 /pᶣ/ པྱྭ |
敷 /pʰᶣ/ ཕྱྭ |
奉 /bᶣ/ བྱྭ |
微 /mᶣ/ མྱྭ | |
舌音 | 舌头音 | 龈塞音 | 端 [t] ཏ |
透 [tʰ] ཐ |
定 [d~ɮ] ད~ལ |
泥 [n] ན |
舌上音 | 卷舌塞音 | 知 [ʈ] ཏྲ |
彻 [ʈʰ] ཐྲ |
澄 [ɖ~ɭ˔] དྲ~ལྲ |
娘 [ɳ] ནྲ | |
半舌音 | 閃音 | 来 [ɺ] ར | ||||
齿音 | 齿头音 | 齿擦音 | 精 [ts] ཙ |
清 [tsʰ] ཚ |
从 [dz] ཛ |
|
心 [s] ས |
邪 [z] སྰ |
|||||
正齿音 | 舌擦音 | 莊 [tʂ] ཙྲ |
初 [tʂʰ] ཚྲ |
崇 [dʐ] ཛྲ |
||
生 [ʂ] སྲ |
俟 [ʐ] སྰྲ |
|||||
龈腭擦音 | 章 [ʨ] ཏྱ |
昌 [ʨʰ] ཐྱ |
常 [ʥ] དྱ |
|||
書 [ɕ] སྟྱ |
船 [ʑ] སྡྱ |
|||||
半齿音 | 龈腭鼻音 | 日 [ȵ] ནྱ | ||||
牙音 | 软腭塞音 | 见 [k] ཀ |
溪 [kʰ] ཁ |
群 [g] གྱ |
疑 [ŋ] ང | |
喉音 | 影 [ʔ] ཨ |
以 [ɦʲ~j] འྱ~ལྱ | ||||
晓 [x̠] ཧ |
匣 [ɦ̟] འ~ག |
云
[ɦᶣ~jʷ] འྱྭ |
各語近似音
與當代拉薩音對應
发音部位 | 全清 | 次清 | 全浊 | 次浊 | ||
古名 | 今名 | |||||
唇音 | 重唇音 | 双唇塞音 | 帮 [p] པ |
滂 [pʰ] ཕ |
并 [b] བ |
明 [m] མ |
轻唇音 | 唇齿音 | 非 [f] ཧྤ |
敷 [fʰ] ཧྥ |
奉 [v] ཧྦ |
微 [ɱ] ཝ | |
舌音 | 舌头音 | 龈塞音 | 端 [t] ཏ |
透 [tʰ] ཐ |
定 [d] ད |
泥 [n] ན |
舌上音 | 卷舌塞音 | 知 [ʈ] ཊ |
彻 [ʈʰ] ཋ |
澄 [ɖ] ཌ |
娘 [ɳ] ཎ | |
半舌音 | 龈边音 | 来 [l] ལ | ||||
齿音 | 齿头音 | 齿擦音 | 精 [ts] ཙ |
清 [tsʰ] ཚ |
从 [dz] ཛ |
|
心 [s] ས |
邪 [z] ཟ |
|||||
正齿音
照二 |
舌擦音 | 照 [tʂ] ཀྲ |
穿 [tʂʰ] ཁྲ |
牀 [dʐ] གྲ |
||
审 [ʂ] ཧྲ |
禅 [ʐ] འྲ |
|||||
正齿音
照三 |
龈腭擦音 | 照 [ʨ] ཅ |
穿 [ʨʰ] ཆ |
牀 [ʥ] ཇ |
||
审 [ɕ] ཤ |
禅 [ʑ] ཞ |
|||||
半齿音 | 龈腭鼻音 | 日 [ȵ] ཉ | ||||
牙音 | 软腭塞音 | 见 [k] ཀ |
溪 [kʰ] ཁ |
群 [g] ག |
疑 [ŋ] ང | |
喉音 | 声门塞音 | 影 [ʔ] ཨ |
||||
软腭擦音 | 晓 [x] ཧ |
匣 [ɣ] འ |
||||
硬腭半元音 | 喩 [ɦʲ~j] འྱ |
與諺文的對應
发音部位 | 全清 | 次清 | 全浊 | 次浊 | ||
古名 | 今名 | |||||
唇音 | 重唇音 | 双唇塞音 | 帮 [p] ᄇ |
滂 [pʰ] ᄑ |
并 [b] ᄈ |
明 [m] ᄆ |
轻唇音 | 唇齿音 | 非 [f] ᄫ |
敷 [fʰ] ᅗ |
奉 [v] ᄬ |
微 [ɱ] ᄝ | |
舌音 | 舌头音 | 龈塞音 | 端 [t] ᄃ |
透 [tʰ] ᄐ |
定 [d] ᄄ |
泥 [n] ᄂ |
舌上音 | 卷舌塞音 | 知 [ʈ] / |
彻 [ʈʰ] / |
澄 [ɖ] / |
娘 [ɳ] / | |
半舌音 | 龈边音 | 来 [l] ᄅ | ||||
齿音 | 齿头音 | 齿擦音 | 精 [ts] ᅎ |
清 [tsʰ] ᅔ |
从 [dz] ᅏ |
|
心 [s] ᄼ |
邪 [z] ᄽ |
|||||
正齿音 | 龈腭擦音 | 照 [ʨ] ᅐ |
穿 [ʨʰ] ᅕ |
牀 [ʥ] ᅑ |
||
审 [ɕ] ᄾ |
禅 [ʑ] ᄿ |
|||||
半齿音 | 龈腭鼻音 | 日 [ȵ] ᅀ | ||||
牙音 | 软腭塞音 | 见 [k] ᄀ |
溪 [kʰ] ᄏ |
群 [g] ᄁ |
疑 [ŋ] ᅌ | |
喉音 | 声门塞音 | 影 [ʔ] ᅙ |
||||
软腭擦音 | 晓 [x] ᄒ |
匣 [ɣ] ᅘ |
||||
硬腭半元音 | 喩 [j] ᄋ |
與八思巴字的對應
三十六字母和八思巴字(排序根据《蒙古字韻》前言) 发音部位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古名 今名 唇音 重唇音 双唇塞音 幫
[p]
ꡎ滂
[pʰ]
ꡍ並
[b]
ꡌ明
[m]
ꡏ轻唇音 唇齿音 非
[pf]
ꡤ[注 1]敷
[pfʰ]
ꡰ[注 1]奉
[bv]
ꡤ[注 1]微
[ɱ]
ꡓ舌音 舌头音 龈塞音 端
[t]
ꡊ透
[tʰ]
ꡉ定
[d]
ꡈ泥
[n]
ꡋ舌上音 卷舌塞音 知
[ʈ]
ꡆ彻
[ʈʰ]
ꡅ澄
[ɖ]
ꡄ娘
[ɳ]
ꡇ半舌音 龈边音 来
[l]
ꡙ齿音 齿头音 齿擦音 精
[ts]
ꡒ清
[tsʰ]
ꡑ从
[dz]
ꡐ心
[s]
ꡛ邪
[z]
ꡕ正齿音 龈腭擦音 照
[ʨ]
ꡆ穿
[ʨʰ]
ꡅ床
[ʥ]
ꡄ审
[ɕ]
ꡮ禅
[ʑ]
ꡚ半齿音 龈腭鼻音 日
[ɲ]
ꡔ牙音 软腭塞音 见
[k]
ꡂ溪
[kʰ]
ꡁ群
[g]
ꡀ疑
[ŋ]
ꡃ喉音 软腭擦音 晓
[x]
ꡜ匣
[ɣ]
ꡣ(ꡯ)[注 2]声门塞音 影
[ʔ]
ꡖ(ꡗ)[注 2]硬腭半元音 喻
[j]
ꡝ(ꡭ)[注 2]
- ^ 1.0 1.1 1.2 这里给出的非敷奉三母写法(ꡤꡰꡤ)依照《蒙古字韻》前言。注意《蒙古字韻》正文裡並没有遵守这种写法。该书正文裡非敷两母已经合併;当非敷母和奉母相对立时,非敷母排在奉母之前;有时非敷母用ꡰ,奉母用ꡤ,有时则正好相反。
- ^ 2.0 2.1 2.2 括号内是腭化的字母,例如“安”是ꡖꡋ,“宴”是ꡗꡋ。
《蒙古字韻》正文裡,因为部分字母合併,实际排列顺序是:見、溪、群、疑、端、透、定、泥、知照、徹穿、澄床、娘、幫、滂、並、明、非敷、奉、微、精、清、從、心、邪、審、禪、曉、匣、影、喻、來、日。
參見
- ^ 石海青「沈約創定紐位高下説」。輔仁國文學報22、2006 民95。 https://tpl.ncl.edu.tw/NclService/JournalContentDetail?SysId=A0701423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1/55/41.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倭漢音圖旋法解 石海青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文研究」2008年第1期(總第25期)。 https://www.cuhk.edu.hk/ics/clrc/chinese/pub_scl_catalogues_25.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ttps://www.cuhk.edu.hk/ics/clrc/scl_25/ishiwi.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