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家灣溪
七家灣溪 泰雅語:Qyawan | |
---|---|
别名 | 佮丸溪 |
流域 | |
水系 | 大甲溪 |
流向 | 伊卡丸溪–大甲溪 |
源頭 | 雪山主峰東北側一號圈谷 |
第二源头 | 品田溪 |
• 位置 | 品田山–穆特勒布山南側 |
第三源头 | 池有溪 |
• 位置 | 池有山南側 |
第四源头 | 桃山溪 |
• 位置 | 桃山南側(於武陵橋匯入) |
第五源头 | 高山溪 |
• 位置 | 雪山主峰東南側(於億年橋匯入) |
河口 | 伊卡丸溪 |
• 位置 | 武陵農場入口迎賓橋 |
流經国家 | 臺灣 |
位置 | 台中市和平區平等里 |
本貌 | |
長度 | 16 km(10 mi) |
特徵 | |
左岸支流 | 品田溪 · 池有溪 · 桃山溪 · gong Sinlhangun |
右岸支流 | 高山溪 |
七家灣溪(泰雅語:Gong Qyawan[1]:6、Hlusan Qyawan[2]:134 或 Llyung Qyawan[3]:57)為臺灣高山河川,大甲溪水系上游的主要支流,傳統認為發源於桃山南側,而最遠源流實發源自雪山主峰東北側一號圈谷,流域位於臺中市和平區平等里,雪霸國家公園園區內。其流域有一大片南北數公里長、東西數百公尺寬平緩的谷地,設有由退輔會管理的武陵農場。自雪山一號圈谷沿路匯集源自聖稜線南段東側、武陵四秀南側、羅葉尾山稜線西側的源流(包括左股桃山溪匯流於武陵橋、左股gong Sinlhangun匯流於武陵農場果三區對面[1]:61),與其發源於雪山主峰東南側的右股支流高山溪為大甲溪發源海拔最高的支流,是冰河時期孑遺生物櫻花鉤吻鮭現今唯一棲息河域。發源於雪山主峰東南側的右股支流高山溪(又名武陵溪,泰雅語gong Srasit[1]:23,35-40,74-75)於武陵農場本部的億年橋匯入,續往南流至武陵農場入口迎賓橋,在此與左股有勝溪匯流,稱為伊卡丸溪,而日治1924年起調製《陸地測量部五萬分一地形圖》、戰後1957年起調製《聯勤版台灣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將伊卡丸溪也標示成七家灣溪(日语:キヤワン溪),匯流右股支流司界蘭溪(日语:スキラン溪)之後標為大甲溪。[4]伊卡丸溪往西南續流至跨越南湖溪的清泉橋下游約一公里處,以右股與最遠源流南湖溪匯流,成為大甲溪。
歷史
七家灣溪泰雅語稱為「Qyawan」,漢語音譯為給拉萬,為「甕底」之意,形容現今武陵農場北側平緩的谷地,其流域為泰雅族的重要狩獵區之一,為泰雅先祖從發源地北港溪上游流域(泰雅語:Llyung Bnaqiy),經由大甲溪上游流域(泰雅語:Llyung Tmali),越過思源埡口分枝散葉,往蘭陽溪、大漢溪、大安溪及南澳等地遷徙的重要中繼據點。[5]
考古發現顯示在史前時代即有先民在七家灣溪谷地定居,1997年5月中研院史語所劉益昌教授發現的七家灣遺址涵蓋兩個文化層,下層是距今約4000–2600年前新石器時代中期到晚期繩紋紅陶的文化層,上層是距今約1200–400年前金屬器及金石並用時代晚期的文化層,出土遺物顯示台灣東、西部的先民,在數千年前即有穿越脊梁山脈遷徙。[6]
七家灣溪流域北側,在雪山東稜與七卡(泰雅語:Kikun)以北,為溪頭群匹亞南泰雅族(泰雅語:Pyanan,現漢名南山村)的傳統獵場與漁場;在流域南側,以及雪山東稜以南的高山溪支流流域,為志佳陽群(泰雅語:Sqoyaw,現漢名環山)的聚落開墾範圍,主要有兩個聚落,主流的Qalang-syangun(今觀魚台附近)、支流高山溪流域的Qalang-srasit(雪山東峰南側),後者在Qmayah-sgamil(今武陵農場本部)進行開墾,這些聚落在日治時期被集團移住到志佳陽本社,而Qalang-srasit的耕地Sgamil直到戰後仍有七戶志佳陽群泰雅族人持續長途跋涉到此堅守耕種著,包括:Wilang nawi家族(彭家)、Batu nomin家族(林家)、Pihu qosi家族(何家)、Takun nabu家族(白家)、silan pulas家族(劉家)、Hayung nomin家族(宋家)、Yobaw家族(王家)等七家。[1]:28-46
日治時期以日語對音稱為「キヤワン Kiyawan」溪。戰後原稱為「佮丸溪」,取諧音與七戶之意雅化轉譯為「七家灣溪」。[註 1]因應中橫公路興建、農耕隊進入後,將原住泰雅族人以地易地改遷至環山部落,但族人認為他們的土地是被政府搶走的,有族人報導政府有給一點補償金,但中間被貪官汙吏拿走,族人並沒有拿到補償金。[1]:40-411960年中橫興建完成之後,退輔會即在七家灣溪平緩的谷地設立武陵農場以安置榮民。因水源來自武陵四秀之一桃山,緊鄰武陵農場,且七家灣溪匯入伊卡丸溪的河口有農場入口迎賓橋橫跨,復育池也位在農場境內,故常將武陵農場與七家灣溪彼此連上關係。
生態
七家灣溪除了是櫻花鉤吻鮭唯一棲息河域,也是現今臺灣存留數量最多櫻花鉤吻鮭的棲息河域,因此享有「臺灣櫻花鉤吻鮭家鄉」的美稱。1997年10月1日臺中縣政府正式公告成立「七家灣溪櫻花鉤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9],經過多年復育與保護之下,七家灣溪得以名聲亮起。
周邊景點
相關條目
註釋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高日昌. 台灣櫻花鉤吻鮭與部落文化關係之調查——以台中市和平區環山部落及宜蘭縣大同鄉南山部落為例 (PDF) (报告). 管理·雪霸國家公園武陵管理站;連絡·平等里辦公處;指導·洪翠苹. 雪霸國家公園: 1–106. 2011 [2022-06-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4).
- ^ 蕭世暉、汪明輝. 解殖民的文化地景再現:以泰雅族人繪製「會吟唱的地圖」為例 (PDF). 地理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16, 65: 107–142 [2022-01-11]. ISSN 1019-6684. doi:10.6234/JGR.2016.65.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1-03).
- ^ 楊忠義. 雪霸國家公園園區山川古蹟之傳統名稱(泰雅族)先期調查計畫案 期末報告書 (PDF) (报告).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1–103. 2019 [2022-01-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1-04).
- ^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地图).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定位:地名:環山;圖層:1924年陸地測量部五萬分一地形圖、1957年台灣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 [2022-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0).
- ^ 林益仁; 王信翰. 自然資源的治理——一個泰雅族的模式初探.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 2014, 4 (4): 139–172 [2022-01-03]. ISSN 2308-32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3).
- ^ 七家灣遺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7).
- ^ 分割索引圖(A) (地图). 光復初期五萬分一台灣地形圖 初版. 新北市: 上河文化. 32區. 2016-01 [1950-1951年《美製二十五萬分一多色圖第一版翻印》]. ISBN 978-986-7342-79-9.
- ^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地图).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定位:地名:七家灣溪;圖層:1954年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 [2022-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0).
- ^ 中華民國86年10月1日臺中縣政府「86府農技字第261771號函」